- 鲁迅小说丰子恺插图本
- 鲁迅著 丰子恺绘
- 844字
- 2025-02-24 17:37:33
《漫画阿Q正传》初版序言[1]
抗战前数月,即廿六年春,我居杭州,曾作《漫画阿Q正传》。同乡张生逸心持原稿去制锌版,托上海南市某工厂印刷。正在印刷中,抗战开始,南市变成火海,该稿化作灰烬。不久我即离乡,辗转迁徙,然常思重作此画,以竟吾志。廿七年春我居汉口,君匋从广州来函,为《文丛》索此稿,我即开始重作,允陆续寄去发表。不料广州遭大轰炸,只登二幅,余数幅均付洪乔。《文丛》暂告停刊。我亦不再续作。后《文丛》复刊,来函请续,同时君匋新办《文艺新潮》,亦屡以函电来索此稿。惜其时我已任桂林师范教师,不复有重作此画之余暇与余兴,故皆未能如命。今者,我辞桂林师范,将赴宜山浙江大学。行装已整,而舟车迟迟不至。因即利用此闲暇,重作《漫画阿Q正传》。驾轻就熟,不旬日而稿已全部复活,与抗战前初作曾不少异。可见炮火只能毁吾之稿,不能夺吾之志。只要有志,失者必可复得,亡者必可复兴。此事虽小,可以喻大。因即将稿寄送开明,请速付印。
此画之背景应是绍兴,离吾乡祟德二三百里。我只经行其地一二次,全未熟悉绍兴风物。故画中背景,或据幼时在崇德所见(因为崇德也有阿Q),或但凭主观猜拟,并未加以考据。此次稿成,特请绍兴籍诸友检察。幸蒙指教,改正数处。但并未全取绍兴背景。因据诸友人说,鲁迅先生原文中所写,未必全是绍兴所有(例如赴法场之“没有篷的车子”,可坐数人者,绍兴并无此物。杀犯一向是用黄包车载送法场的),可知此小说不限定一地方的写实,正如“阿Q相”集人间相之大成一样。然则但求能表示“阿Q相”,背景之不写实,似无大碍。我亦懒惰无心学考据了。
《阿Q正传》虽极普遍,然未曾读过者亦不乏其人。为此等读者计,吾特节取鲁迅先生原文的梗概,作为漫画的说明。割裂之处,以……为记号。请读者谅鉴。
最后,敬祝鲁迅先生的冥福。并敬告其在天之灵:全民抗战正在促吾民族之觉悟与深省。将来的中国,当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这是堪以告慰的事。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丰子恺记于桂林。
[1] 《漫画阿Q正传》,子恺绘,开明书店1939年6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