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学》发刊词

创办以“北京史学”为标志的学术刊物,一直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同仁的心愿和目标。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我们曾出版过《北京史苑》,主要汇集北京史研究的相关论文,目的就是为北京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各种原因,《北京史苑》办了几期之后就停刊了。后来又曾创办过《北京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也都没有坚持下来。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史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关注,新成果不断涌现。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开始推出《北京史学论丛》年刊,先后出版了6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在,在众多学界同仁的支持下,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正式创刊《北京史学》,既是对以往北京史研究的继承,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刊定名《北京史学》,并非严格限定在地方史或区域史领域,而是想借用这一概念来涵盖目前与北京史研究相关的各个方面,北京既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事件与现象发生的历史场景。对于“北京史学”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其他区域史研究相比,北京史研究似乎总有着更多既让人困惑又令人着迷的地方。尤其是自辽、金以来,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全国性都城,不论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学术原因,不论是涉及国脉的宏观大论,还是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微观论述,都构成北京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北京史研究受到学界更多关注,运用新理论方法的研究成果屡有问世。可以想见,借助于日益活跃的区域社会史、新文化史等理论和方法的介入,北京史研究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北京史学》是一个综合性学术刊物,所刊论文以北京史研究为主,但也并非完全局限于此。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主要着力进行北京史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专题研究”,探讨北京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学术文化、环境变迁等各个方面的学术问题;“新书评介”,介绍近期出版的北京史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并品评其得失;“研究综述”,对近年来北京史学研究成果及动态、学术活动等加以总结,为读者提供学术参考及资讯;“史料拾遗”,刊载或介绍新近发现的与北京史研究相关的新史料(包括考古成果),以达到学界共享之目的。

本刊物一年两期,分为春季刊与秋季刊,欢迎学界同仁赐稿并提出批评意见。

《北京史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