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挚爱生命,关注小人物

19世纪末,列强争霸,冲突不断。整个欧洲风云激荡,复杂多变。出生于俄国贵族之家的纳博科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05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目睹了战争、暴动、罢工和农民起义等混乱动荡给人类带来的死亡和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十月革命爆发后,从圣彼得堡到克里米亚,再到欧洲和美国的流亡经历给纳博科夫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深刻影响。所有这些外在的社会因素及其对人类内在精神的影响,以及他个人坎坷不平的命运经历,促使他反思社会和历史,关注人类命运,关注人类的内在精神世界,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真实的素材。

纳博科夫从1926年到1928年间的创作,大都反映了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现实,关注俄罗斯侨民在西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的挚爱。对命运无从把握的焦虑感是流亡到境外的俄罗斯侨民的真实的精神状态。在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洪流面前,移居国外的俄罗斯侨民无国无家,成为另一种身份的“小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他的部分短篇小说和他的第一部并且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玛申卡》(Машенька,1926)均体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纳博科夫这个时期的创作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表达了他对流亡侨民和动荡社会小人物的关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