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与开拓:环境史史料研究与探索
- 周琼主编
- 1286字
- 2025-04-25 18:24:27
前言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历史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亦是环境史研究及学科体系建立与发展的根基。环境史史料具有分散广、研究应用过程中学科跨度大的特殊性。目前,环境史史料整理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环境史史料体系,亟须学界同人进一步充分发掘、整理和利用。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承担的“民国西南地区环境史资料丛编”(编号:K3030284),因项目成果出版质量需要,于2018年5月11—12日举办“传承与开拓: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历史学、文献学、档案学、图书馆学、传播学、信息管理学、民族学等学界的40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环境史史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西南环境史史料的多学科、多样化保护与利用”“西南环境史史料的出版和数字化研究”等重要议题探讨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和价值。
此次会议,论文集收录23篇论文,论文作者多是博士及以上的专家独立所撰,对环境史史料整理和研究方法及理论形成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具体来说:
第一,跨学科的互动和交流为环境史史料学研究提供指导。环境史史料整理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环境史史料体系,环境史史料体系汇编的理论和方法仍然处于探讨阶段。文集收录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参会专家对相关主题的学理性和个案研究成果,出版论文集能够为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保护、利用和出版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保证环境史资料丛编的出版质量。
第二,形成环境史史料体系有助于历史学多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历史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亦是环境史研究及学科体系建立与发展的根基。文集的出版将对开展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奠定基础和前提,对推动环境史学科体系构建、深化区域环境保护实践研究,以及加强西南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开拓西南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文集中关于开展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能够挖掘西南区域独特、多样的环境资料,开拓以生态环境变迁、环境考古、环境疾病、环境灾害、高原河湖流域和环境政策等为研究特色的民族环境史、区域环境史和南亚、东南亚环境史,通过坚持理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助力环境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为政府政策的规划与云南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是西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生调整和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西南环境史史料载体、形式和内容呈现出新的特色,其体裁、类型、记录手段和传播方式也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限于诸多原因,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尚未得到系统搜集和整理,这不利于西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亦直接影响西南环境史研究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开展民国时期西南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对推动环境史学科体系构建、深化区域环境保护实践研究以及加强西南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还有助于推动西南环境史研究与边疆民族环境史、南亚、东南亚环境史和全球环境史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的联动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