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考倒计时牌翻到“17“那天,防空洞变成了巨大的蝉蜕博物馆。林晓晓用鱼线把上千只金蝉壳悬在洞顶,张明宇给每只标本贴上二维码,胡小八则跪在苔藓地上拼贴马赛克地砖——碎瓷片来自科技节炸毁的城堡,水晶钥匙残渣混着桂花蜜胶泥,在射灯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小心割手。“班主任的声音混着回声传来。她抱着牛皮纸箱站在光晕交界处,军用挎包带勒得衬衫起了褶皱,“这是当年转移的校史资料,或许......“话音被突然坠落的蝉蜕打断,金棕色的空壳正巧落在她发间,像枚迟到了四十年的发卡。
梅雨季的闷热粘住试卷时,胡小八发现父亲开始半夜对着穹顶模型发呆。石膏拆掉后的腿微微跛着,在木地板上拖出沙沙的响动,如同春蚕啃食着最后的桑叶。某天清晨,模型里突然多了个锡纸小人,举着迷你水晶钥匙站在图书馆穹顶,脚下踩着张泛黄的《少年报》。
“你爸去监理公司路上了。“母亲往他书包塞桂花糕时,收音机正播报强对流天气预警。胡小八摸着锡纸人冰凉的脚踝,突然想起防空洞里那封未读完的信——后半截被班主任收走了,信纸边缘还沾着紫茉莉的花汁。
暴雨突袭考场那日,林晓晓的2B铅笔在答题卡上戳出小洞。她盯着窗外倒伏的桂花树,看见教导主任在雨幕中狂奔,怀里紧搂着牛皮纸袋,像护着枚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张明宇的眼镜片蒙着水雾,指尖却在课桌下盲打摩尔斯电码:“档案馆进水了。“
抢救校史资料的行动在雷声中展开。胡小八抱着防水布冲进防空洞时,积水已经漫过马赛克地砖。张明宇的无人机在渗水点盘旋,林晓晓正用身体堵住裂开的通风管。手电筒光束扫过摇摇欲坠的蝉蜕森林,突然照亮角落里泡发的木箱——1979年的胶片盒正在水中浮沉。
“接住!“教导主任的吼声震落洞顶积灰。他踩着齐腰的污水抛来救援绳,小腿上的弹孔旧伤被泡得发白。胡小八抓住木箱的瞬间,听见父亲的声音穿透雨幕:“排水系统启动了!“
黎明前最黑的时刻,穹顶图书馆的泄洪通道喷出银色水龙。胡小八蜷在烘干机旁,看着氤氲蒸汽里舒展的信纸。年轻的军人笔迹在水渍中愈发清晰:“如果你们看见彩虹穿过图书馆,那是我在敬军礼。告诉孩子们,枪炮声停息的地方,会长出比星星还多的桂花树。“
毕业典礼当天,数万只蝉同时破土。胡小八在礼堂后台系歪了红领巾,林晓晓的裙摆沾着水晶胶水,张明宇的镜架缠着防空洞里的鱼线。当他们合力展开那幅泡皱的《1979年儿童节战地画报》时,阳光正好穿透穹顶水晶钥匙,把彩虹投在教导主任的军功章上。
班主任的黄铜望远镜架在舞台中央,镜筒里塞着全班同学写的时光胶囊。胡小八的那页作文纸裹着蝉蜕标本,背面是父亲用建筑蓝图边角料拼成的桂花树。校长宣布校史馆永久保留防空洞展区时,林晓晓突然哭出声——她的蒲公英发卡掉进了通风管,正随着气流飞向正在灌浆的穹顶缺口。
散场时蝉鸣震耳欲聋。胡小八在储物柜发现三个牛皮纸包:父亲放的穹顶竣工图,班主任塞的未拆封的军邮信封,还有张明宇和林晓晓合送的蟋蟀笼——笼底刻着他们发现的防空洞坐标,笼里金钟儿振翅的频率,和四十年前胶片放映机的马达声一模一样。
春晖小区的桂花开了第三茬。胡小八踩着影子回家时,听见母亲在哼《红星照我去战斗》。阳台上,父亲正把锡纸小人粘在穹顶模型最高处,水晶钥匙在夕阳下流转的光斑,像给每个窗格都嵌上了彩虹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