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笑语藏刀
- 三国山贼不好当,开局绑了孙尚香
- 洛水文鱼
- 2654字
- 2025-04-18 20:31:43
江俊轻描淡写地说着故乡水产,语气自然流畅,仿佛只是随口提及家乡的风物。
其实他完全是瞎蒙的——
汾河中是否盛产鲈鱼,他根本毫无所知,甚至不确定这时代是否存在名为汾河的河流。
周瑜这等人物,言语中不带半点锋芒,却招招试探,若稍有迟疑,便可能满盘皆输。
此时此刻,除了凭直觉蒙出一个不至于引人怀疑的答案,他别无选择。
四周宾客只当是主宾闲话家常,未察其中凶险。
周瑜闻言,目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意味,嘴角却勾起一抹笑意,道:
“果然如此,本都督记得的没错,信都盛产鲈鱼。若有一日,能扫平曹贼,还我河山,得闲尝得那鲈鱼之鲜,倒也是美事一桩。”
说罢,他似漫不经心地看了江俊一眼,语气温和道:
“江公子既然远至江东,不妨多留些时日。若有不适处,尽管吩咐下人,我自会安排。”
江俊心中一动:莫非自己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答对了?
他暗自松了一口气,拱手作揖,语气恭敬:
“承大都督厚意。江某常年漂泊,风餐露宿,如今能得暂歇之所,实属三生有幸。”
他神态镇定从容,话语谦和诚恳,方才紧绷的心弦也略松几分。
然而,就在这时,小地图上周瑜的标记悄然一变——
由原本的黄色“中立”转为鲜红“敌对”!
江俊心头一震,冷汗瞬间涌上脊背。
他意识到,自己那句“鲈鱼”恐怕并未骗过周瑜。
对方虽未当场发难,却已心生疑忌,将他归入敌人之列。
周瑜并未流露分毫异色,只是微笑着与江俊寒暄两句,便领着属下转身步入内堂。
江俊目光掠过小地图,心中骤然一沉——
甘露寺四周,零零星星浮现出数十个红点,显然是周瑜的亲信将卒!
他立刻明白了:周瑜既视自己为敌,其属下自然也列入敌对,地图上的变化不过是此意的直观映照。
而更让他心中泛起寒意的,是一个更深层的猜测——这些部将,极可能就是前来埋伏刘备的刀斧手。
这情形,与他记忆中的那一段“甘露寺杀刘备”的传说,竟分毫不差。
唯一的不同,是历史上并无记载周瑜亲临其事。而眼下,周公瑾却已亲自现身其间,这是否意味着他已下定决心,要除掉刘备?
江俊心中升起警兆,若今日宴上真有杀局爆发,刘备固然难逃死劫,而他,恐怕也将难以全身而退。
“今夜若起刀兵,我恐怕得为刘备陪葬了。”
正当江俊思绪翻涌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一声低语:
“江公子,江公子——”
他倏然回神,侧目望去,只见小乔正注视着自己,眸中似有几分担忧。
江俊下意识瞥了一眼小地图,小乔的标记仍为黄色,未曾转为敌对。
这说明——她并未与周瑜完全同心?
小乔神情凝重,低声说道:
“江公子脸色欠安,若身有不适,我可命人备轿,送公子回去歇息。”
语气平和,听来不过是关怀之辞,然而江俊瞬间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
她在提醒自己,“周瑜已对你起疑,快些离开!”
江俊心中暗忖:难道孙尚香将我山匪的身份告诉了小乔?
旁人看来,刚才周瑜的问询不过是家常闲聊。
唯有小乔洞察其中试探之意,足见其心思之细腻。
可令江俊困惑的是,小乔身为周瑜之妻,何以反向提醒自己?此举对她又有何益?
他望向小乔,见她目光柔和,神色间竟透出几分难以掩饰的关切之意。
就在此时,旁边的士族公子张震插话道:
“江兄,我府中车马候于山下,若感不适,可送江兄回去休息。”
这些士族公子,显然误以为江俊与周瑜关系亲厚,所以主动示好。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随即微笑答道:
“承诸位好意,此宴会事关重大,虽感微恙,岂能轻易离席?不在此处坐定,又当该去何处?”
他此番话,虽然表面上是推辞,却是在对小乔暗传信息:
“我已知危机四伏,但既然身处江东,若周瑜真有意对付我,必然是避无可避。”
小乔显然听懂了江俊的意思,轻轻点头,语声柔婉:
“既如此,公子还请节饮,莫要伤了身子。倘若稍感不适,随时告我,我自会为公子安排。”
江俊心中微动,不禁生出几分异样情绪。
众目睽睽之下,竟能与江东美人如此默契相交,一语一顾,心照不宣,竟有几分快意。
“刘皇叔到——!”
门外忽地传来一声高喝,音清而长,犹如山钟暮鼓,震动厅堂。
众人齐齐一震,宴席之上登时肃然。
厅中宾客纷纷起身避让,自大门至内堂之间,顷刻让出一条宽阔通道。
孙权亲自引着刘备,自山门步入。两人并肩而行,脚步稳健,气度自成。
刘备身披锦衣,神情庄重,虽年近不惑,双鬓微霜,然其眼神清明,神采沉稳。每踏一步,便似踏在自己未来的皇图之上。
孙权则神色从容,年纪虽轻,却已显雄主之姿,眉宇间透着审慎与威断,面带微笑,态度颇显亲厚。
一时间,大殿寂静,唯闻衣袂轻响与靴底踏地之声。
江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两人,心底不由得喟然长叹:
“刘皇叔,你今晚可要好好表现啊。若你不能赢得吴国太青睐,定下亲事,只怕我也难逃此地。”
他苦笑一声,自嘲般地想道:
“今早还差点被人怂恿暗算于你,转眼竟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
内堂之上,主位居中,吴太夫人端坐高台,面容端庄而不失和蔼,笑意含蓄,正与刘备寒暄交谈。
话语之间尽是礼节周全的客套,仿佛两国首脑之间的互陈美誉,听着冠冕堂皇,却难见实情。
江俊静坐下席,目光不觉掠过主位。
他此前虽听过“吴国太”之名,却不曾真正了解其人。此刻目睹,却不禁暗自惊异——
这位太夫人虽为孙权之继母,实则年纪并不见老,眉眼舒展,肤色白皙,神情间自有一股母仪天下的从容之态。
与后世戏台之上白发皱面、拄杖而行的老妪形象大相径庭。
此刻坐于台上的,分明是一位仪态端方的美妇人。
“这些江东士族的女人们,当真各个都是美女啊!”江俊心中暗叹。
只不过,自始至终,吴太夫人与刘备的交谈中,皆是问候过往、叙述风土,却始终未提“联姻”二字。
江俊心知,她尚在观其人、察其行,并未轻易下定论。
周瑜在一旁落座,一言未发。
江俊心知,周瑜是在等吴国太表态。
小地图上,那些在屋外分布的红点,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待着周瑜的命令。
宴席未开,杀机已伏。
忽听吴太夫人盈盈一笑,举盏向刘备道:
“刘皇叔,今日既是庆会,不若暂放国事,多饮几杯。江东好客,还请勿推辞。”
语气温婉柔和,让人看不出他对刘备态度如何。
鼓乐初响,宴席正式开启。
众宾客纷纷举杯畅饮,厅内杯盏交错,笑语盈盈,一派太平盛景。
然而,在这片喧闹热闹之中,小乔却未随夫君入席前列,而是轻盈地绕至后排,悄然在江俊身旁落座。
她衣袂如烟,眉目含情,举止从容,与这宴上喧哗之气自成一界。
她轻轻托起酒爵,递向江俊,声若细流:
“江公子,郡主未曾出阁,不便抛头露面。我与她年岁相仿,情同姊妹。今借此酒一盏,代她向公子致意。”
江俊心头本被暗伏杀机压得沉重,此时侧目望她,却不禁一怔。
只见小乔衣袍轻展,布料柔软贴身,身姿曼妙。
微垂的衣领间,一抹雪肤若隐若现,露出了一抹诱人的沟壑。
她似已察觉他落在自己胸前的目光,却并未避让遮掩,而是压低声音,柔声说道:
“江公子,看什么呢,快回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