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论语变抡语

明洪武二年二月初一。

辰时初刻,紫禁城,大本堂。

手拿自制教材进来的马达看到学堂内坐满了人,大概有六十来号人。

朱标、朱樉几人不用说,还多了许多少年少女,其中有常婉怡、常茂、常升三姐弟。

让其最意想不到的的李诗雅也在其中。

因课桌不够,众人自行围挤坐在课桌旁。

站在讲桌后的马达把教材放下后对着门外的两名小太监招了招手。

门外的两名小太监搬了一块四四方方打磨过白色石板进来,另一名小太监抱着两个木架跟在其后。

众人疑惑的盯着马达指挥几太监把这看不懂的石板架在讲桌后。

朱标率先出声询问:“舅舅你弄这块白色的石板是为何?”

“此乃知识传播器,学名为黑板。”马达把炭笔、抹布、教鞭放好,微笑解释。

朱樉接话询问:“这不是白板吗?为何叫做黑板?”

“别管白板、绿板、红板,只要在学堂里就叫黑板。”

马达不想过多解释这个问题直接一锤定音,随即拿起精神烧纸的炭笔在黑板上写起来。

一会后黑板上从左到右至上而下出现几排黑色的简体字及偏旁部首。

做完这些的马达用抹布擦了擦手,转身拿起教鞭,“大家都拿出纸笔。”

这时一名青年不顾众人的目光站起身出声发问:

“马老师,我们不学论语吗?还有这些字为何缺胳膊少腿?还有书写不是应该从右到左吗?”

“你叫何名?”

“回马老师,我叫徐允恭。”

“嗯,先坐下。”

马达放下教鞭对着众人解释为什么改变书写方式。

随后下面的大聪明们自行脑补,原来如此!这样确实不担心衣袖抹到墨汁。

解释完毕,对着刚刚提问的青年开口:“徐允恭,你刚刚说论语?可你理解论语吗?”

徐允恭再次站起身,自信满满回答:“理解!马老师请出题。”

马达笑了笑问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何解?”

徐允恭以为有多难?原来这么简单,随即微笑开口解释:

“别人不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

“错!真实的意思是:别人不知我大名,可我还没发怒,这是我有君子气度。”

马达用抡语解释对徐允恭解释,见他发呆继续发问: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解?”

徐允恭还没开口回答,马达就已经开口解释:“此意分为五个境界。”

“而立境:面对三十个敌人,即便打不赢,我也要勇于面对。”

“不惑境:面对四十个敌人,我不会犹豫继续冲上前拼杀。”

“知天命境:面对五十个敌人,我知取胜是天命注定。”

“耳顺境:面对六十个敌人,我会用武力让他们乖乖地听我讲道理。”

“从心境:面对七十个敌人时,我依然随心所欲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一众皇子、未来勋贵子女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马达,站在学堂外的宋濂、刘基同样一脸懵逼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过则勿惮改。何解?”

马达说完不管他们目光,自行出声解释:“君子一旦下手就下死手,否则立不了威......”

“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

“早上我打听敌人家的路,晚上我就摸黑去打死他。”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敢来,就安埋在这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爱你的钱,所以抢走它就是道理。”

“有朋自远方来,用板砖呼!呼不死再呼。”

“......”众人听着叽里呱啦、口若悬河中的马达无语中。

不等众人反驳,马达再次大声开口:“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吗?孔子有一米九高,

手持一百八十九斤青龙偃月刀,带着手下七十二堂口三千门徒,周游列国。”

“他们道上的规矩是仁义礼智信。”

“仁,你是敌人没打死你,这就是仁。”

“义,面对敌人不惧生死一拥而上,这就是义。”

“礼,面对人数众多的敌人要用远程武器礼尚往来,这就是礼。”

“智,面对更多的敌人要想办法弄死他们,这就是智。”

“信,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赢,这就是信。”

待他话毕,徐允恭立马起身指着马达:“马老师你胡言乱语,你你......”

学堂外的宋濂、高启、刘基、杨基、张羽、徐贲都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想要冲进去揍其一顿。

马达还真怕小牛犊一样徐允恭怒发冲冠上来捶自己一顿,“砰砰..”拿起教鞭敲了敲黑板。

“好啦!徐允恭同学,现在正式上课,有什么话课后再说。”

“来给老师一起念,一、二、三、四、五......天、地、人......”

这些都很简单且众人都学过,很轻松的就跟着念:“一、二、三、四、五......”

马达可不管他们会不会,全按照自己规划的教程、教材来教学。

众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方式很受用,都不像之前跟着夫子学习那样就想偷懒。

上午语文,中午听故事,下午数学、杂学,一天课程不知不觉中结束。

正在收拾讲桌的马达没注意有一个小萝莉走到讲桌边。

“舅舅老师...”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

马达闻声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站在一旁,“你是?”

“舅舅,她是安庆。”

听到朱标的话,马达伸手捏了捏这小萝莉的脸蛋,“你是安庆啊!你有何事?”

“舅舅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会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故事吗?”

安庆公主一对像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他。

朱樉带着其他几人一起在侧附和:“对对...小舅老师,我们也要听故事。”

“行!那老师就给你们讲半个时辰的故事。”

马达抬手揉了揉安庆的小脑袋。

朱樉咋咋呼呼的大叫:“好好好...”

徐允恭、常茂等放学准备回家的人停下脚步围了上来。

马秀英来时看见宋濂、高启、刘基等人和朱标他们围着讲故事的马达,脸色挂着微笑同时不由的点了点头。

讲完故事的马达死皮赖脸的要送李诗雅回家,无奈的她只能红着脸让其送自己出宫。

......

另一边,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密信火冒三丈,心里不停的咆哮。

好啊~好啊~!这些阴险之人当初支助咱原来就是把咱当成乞丐!!!

你们暗中支助给张士诚的物资比支助咱的多一倍!!!

咱还想给你们家中一些后辈青年官职,原来是多线下注,哼~

把密信焚毁后,满脸冷色的朱元璋奋笔直书。

半个时辰后,一群暗卫带着朱元璋的密旨出了仪风门乘船顺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