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黑水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赖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的荒漠中。西夏在此设置黑水镇燕监军司,是其北方军事要塞,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元朝在此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所辖。黑水(古称弱水)流经此处,形成了农牧相宜的绿洲带。在元末战争中,黑水改道北流,荒漠吞噬了绿洲,黑水城也随之废弃。黑水城地区属于大陆性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长埋地下的文物文献得以保存下来。黑水城文献的发现,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一起,成为我国20世纪最重大的文物考古发现。正如敦煌遗书的发现催生了敦煌学学科,黑水城文献的出土也催生了一门学科——西夏学。经过百年的发展,西夏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显学。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西夏文、汉文、古藏文、回鹘文、蒙古文、亦思替非文(古伊朗文)等多民族文字,为宋辽夏金元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全方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