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抵京入学[1]
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夜
于北京西郊中国人民大学东风三楼宿舍

我上大学时带的4种书,上为3种:《论语》《国语》《庄子》,临行前舅父所赠《红楼梦》上、中、下3册未上传照片
一根扁担挑行囊,[2]
赤脚鹑衣意气昂。[3]
乐入京城求妙谛,
修成党的好儿郎。[4]
[1] 离乡赴京之际,兴奋中曾书二绝(见前文),在武汉换乘(为省钱,坐慢车赴京需在武汉“倒车”)时想再写一首。适逢从永定门车站下车之际,人们见我打赤脚担行李来到大学的接待处报到,都投来惊异的目光,于是在宿舍住下后,草成此绝句。
[2] 当时上学的行李很简单:一根竹扁担挑着,一头是用草席裹着的农村土布蓝色印花被,一头是土改时分得的一个樟木箱子内装几件衣服和一双百纳底布鞋,还有6本书:《论语》(系1951年土改时分得,无出版单位及年份)、高中时用饭票向同学换来的《白话译解国语》(广益书局1947年版)、《白话译解庄子》(广益书局1948年版),以及我舅父送给我的一套3册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这几本书跟随我从湖南到北京,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到山西,从山西又回到北京,保存至今已六七十年。
[3] 鹑衣:鹌鹑的羽毛短而色杂黯淡,故用鹑衣来形容破烂不堪、补丁很多的衣服,语出《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我进京时穿的T恤衫是拼接的——原为蓝白相间的横条T恤,腰部处破损后在祁阳县城修补,用纯白纱线针织下半段。如果说,我穿的短裤有补丁并不罕见,但将T恤衫这样补破,京城的人肯定没见过。与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我1962年打赤脚穿补丁衣担担子上大学,不仅毫无自惭形秽之感,反而是满怀豪情、昂首阔步地行进。
[4] 当时的学习目的很明确,标准说法是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通俗的说法,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孤儿,内心确实是决心争取做党和人民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