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一、本书分为五个单元:小说,诗歌,纪实(含报告文学、特写、通讯),戏剧,资料。前四个单元选收1938—1945年中文报纸、杂志、书籍中以侵华日军中的中、韩、日籍“慰安妇”为题材或主要内容的各体裁文学作品(含长篇小说中的相关章节),后附1946年后表现韩国“慰安妇”滞留上海境遇的通讯纪实。各单元内的篇目均依发表时间先后为序。为保留作品的真实历史原貌,所收作品均据初刊或初版文字录入。

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发表于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粉墨筝琶》和《一寸山河一寸血》,前者包含揭露日寇罪行、表彰抗日锄奸内容,后者是一部描写“军事喋血,配合特务奋勇牺牲,以及全国人民的种种痛苦忍受”的抗战小说,书中反映的七七事变前冀东日伪政权就抢掠妇女充当营妓的事实,更别具意义,故节录二书相关部分并列入正文。1946—1949年表现遗留上海的韩国“慰安妇”挣扎于生存线的作品,揭示了日军罪孽在战后的恶果,可视为“慰安妇”在战争期间所受苦难的延续,特选录6篇附列。

三、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各篇作品的发表及流播情况,编者编撰了“1938—1949年‘慰安妇’题材作品系年目录索引”和“‘慰安妇’题材文学作品评介目录索引(1938—2019)”两份索引,可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读者参考。

四、编者对收入本书的作品,在文字和格式上做了以下技术性处理:

原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均改作简化字。原文明显的文字和标点误植,由编者订正,不另加说明。不尽符合现行语法规范的字词和语句,一般不予改动。原文疑似错字后加[ ]号标出拟改文字,缺字用( )标出拟补的字,个别无法辨识的文字用□表示。小说、诗歌和纪实作品已有分段、空格的按原刊格式,个别明显不当的略有调整。剧本的基本格式和对话的人物称谓按原刊。原文注释均改为脚注。本书编者增加的注释后署“本书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