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聚会上的苏菲

周五傍晚,UCLA的西教学楼外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音乐响了。是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九十年代的躁动回响在学院草坪之间,伴随着轻微的烟味与啤酒泡沫的气味。这是电影学院传统的“创作之夜”派对,谁最近拍了片子,谁就成了今晚的焦点。

李卓凡被沈川拉着走进灯光交错的大厅。

“你今天是主角。”沈川拍拍他的背,“你知道吧,教授都在背后说你那个《重建记忆》,有味道。”

李卓凡笑了笑。他穿了一件深蓝色开领衬衫,头发特地打理过,一副“低调型导演”的模样。

人群中已经有几位同学围着他在聊拍摄经验。

“你那段镜头切换是怎么做的?”

“那个光线……你没上滤镜吗?”

“音乐节奏怎么那么刚好贴合?”

李卓凡一边应付,一边扫视四周。

直到他在角落里看见了她。

苏菲·斯通。

她穿着一件复古黑色短裙,靠在一根老式木柱边,手里摇着半杯威士忌。橘红色的灯打在她侧脸上,像某个从旧片中走出来的女主角。

不,是某种“镜头该拍下的存在”。

“她是演戏系的吧?”沈川低声问。

李卓凡点点头:“我见过她,在一个试镜名单里。”

“你要去打招呼吗?”

李卓凡笑了:“不是我打招呼。”

两分钟后,果然如他所料。

苏菲主动走了过来。

“你是李……卓凡?”

她的声音比他预想得更低一些,带点沙哑。

“我是。你看过那支短片?”

“当然。其实,我已经看了三遍。”她顿了顿,笑着眨了下眼睛,“我喜欢那种光影构图的方式。很……不典型的学生片。”

“你也喜欢黑白影调?”他问。

“我喜欢情绪。”苏菲晃着杯子,眼神微微发亮,“镜头可以不完美,但要能‘感觉’。”

李卓凡有些意外。

这不像是一个B级片演员会说的话。

他们就着酒精聊起镜头语言,聊起导演芬奇和林奇,聊起《曼哈顿》《记忆碎片》,也聊起女性视角如何在电影中被扭曲或忽略。

苏菲忽然问他:“你会拍女性视角吗?”

“会,而且会从内部开始。”李卓凡答,“不是让她们‘表达’,而是让世界变得必须倾听她们。”

苏菲盯着他看了三秒,然后轻轻说:“你跟别人不一样。”

夜色深了,人群更放松。有人开始唱歌,舞池里跳起了奇怪的摇摆舞。

苏菲被一位喝醉的男演员拉过去跳舞,她挣脱了几下,脸色不太好看。

不远处,有两个女生在低声议论。

“她就靠睡导演混戏份呗。”

“上次那个网剧她都没试镜,就进剧组了。”

李卓凡皱了眉,走了过去。

“你们知道你们在说谁吗?”他语气不大,却有压住全场的力量。

那两人愣了一下,尴尬地笑笑:“我们只是……开个玩笑。”

“这种玩笑,很蠢。”他看了一眼还站在角落的苏菲。

她似乎听到了,嘴角微微一动,但没说话。

李卓凡回头,只对她说了一句:“我们这种行业,最不该丢的,是尊重。”

派对结束时,苏菲走到他身边。

“谢谢你。”她的声音很轻。

“你不该为别人的偏见负责。”他说。

她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张卡片。

“如果你将来有片子要试镜,记得打我电话。”她顿了顿,补充一句,“我愿意为好片演最边缘的角色,只要你还记得——电影该怎么拍。”

李卓凡接过卡片,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

有些演员,是在等懂她的导演;

而有些导演,也在等能读懂角色的演员。

这不是艳遇。这是选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