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书写伟大新时代 繁荣网络文学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时序更迭,四季轮转,从鸟语花香的春走过热情似火的夏、恬美成熟的秋,进入积蓄力量的冬,在这充满希望与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颁奖暨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启动仪式。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西网络文化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麦林文学网承办的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于2017年3月29日启动,至9月29日结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涌现出一批紧跟时代潮流、书写民生冷暖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大赛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严谨客观的评选,最终评出33部获奖作品,其中诗歌组、散文组、小说组各有11部作品获奖。

砥砺奋进铸华章,继往开来启新程。在前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成果的基础上,为了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也于2018年2月2日正式启动。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大赛继续发挥平台的引导作用,培育更多为新时代伟大实践而书写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不断推出反映时代精神、为时代发声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

坚守文化担当 创新中国故事表达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文艺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些论述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又明确了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目标和任务,为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之道。坚持用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审美水准、道德境界,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氛围,是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肩负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举办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是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对丰富网络文艺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网络文学引领作用,担当社会文化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的成功举办,让网络文学创作者时刻牢记文化使命,自觉承担文化责任,力争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网络文学精品力作,为人民贡献不朽作品,用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塑造丰满的艺术形象,用不同的形式记录、阐释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倾情抒写出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让网络文学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发出雅正之声。

书写温情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在沿袭前两届大赛工作机制和优秀品质的基础上,增加了诗歌组,使参赛作品题材、体裁更加广泛,吸引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学爱好者参与,发掘更多温暖人心的网络文学作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人生百态为写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素材。参赛作品有描写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变迁的,有关注当代人生活与梦想的,有书写家庭温馨亲情的……内容丰富多彩,滋润心灵,洗涤世间浮躁。参赛作者覆盖各行各业,作者的职业和生活经历,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的创作素材,如身为人民警察的作者撰写警察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故事,从事教师职业的作者书写新时代教师成长与奋斗的故事……一部部作品展现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精神。

挖掘好作品离不开严谨的评审机制。大赛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初评阶段,大赛组委会编辑组负责收集、整理、汇总所有来稿,对其进行初评筛选,并将来稿送交评委,大赛评委直接参与稿件初选,编辑根据审稿情况并结合评委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采用“多人交叉审稿”的原则,根据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等质量指标,通过计票方式筛选出复评作品。进入复评阶段,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大赛评审标准,严谨细致地评选出终评作品。终评阶段,大赛评委会负责终审,根据网络人气和评委评审意见评出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里,诗歌组作品选材广泛,文字鲜活,深度和广度兼备,意韵深厚。一等奖作品《归去来兮(组诗)》采用直白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作品抒情与叙事处理得当,语言精练,意境自由、飘逸。二等奖作品《我曾这样卑微地活着(组诗)》用口语化的方式刻画了主人公漂泊与归属的矛盾对立面,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初心、筑梦远航的珍贵品质;《那两只鸟儿没有翅膀》透过孩子纯真的视角对擦窗工人的真实处境进行描绘,想象力丰富,意象独特,意味深长。

散文组作品从日常生活刻画人物,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书写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情感,平实动人,豁达情深,贯穿着一种通达的人生哲学感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想象,还写出了广西人文、生态、历史和现代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广西的赞美之情。一等奖作品《故乡尽头的祖父》通过回忆祖父辛勤劳作的情景来表达对祖父的缅怀之情,作品人物形象饱满,情感真挚,以较强的感染力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二等奖作品《黑白母亲》从母亲的皮肤由白变黑、头发由黑变白出发,反映了母亲养育儿女的不易,表达了作者的感恩之情;《枕一粒萤火入眠》通过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展现了乡村景色,作者怀念家乡、想念母亲之情跃然纸上。

小说组作品题材广泛,作者构思精巧,作品思想艺术性高。有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普通农民为改变命运努力奋斗的,也有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纠葛而体现生活酸甜苦辣的。一等奖作品《一个人的远山》描写了青春岁月里的纯真爱恋故事,既有懵懂之年萌发的青涩爱恋,又有炙热奔放的世俗情爱,更有兄弟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碰撞。二等奖作品《此心安处》讲述的是一个记者的人生故事,不但包含了真实的新闻元素,而且运用小说的手法着力刻画了一个三十岁记者的人生转变。《吾乡》讲述了一个从小缺爱的女孩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以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时下年轻人的情感与生活。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创广西网络文学发展新境界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些重要时间节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聚集网络原创文学精品和优秀人才平台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担负起伯乐相马的职责,着力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努力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者在题材、体裁、形式上进行突破,在观念、内容、风格上形成特色,推陈出新,不断推出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创新,奋力开创广西网络文学发展新境界,助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组委会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