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人平等背后的“秘密”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员工创建一个平等、公正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能为个人与团队的合作共赢打下基础。在企业中,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只有分工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没有谁高人一等,大家都是奋斗路上互相帮助的同路人。

然而,工种、职能的多样性和性别、年龄等个体的差异化,让我们在创建“平等”文化的同时,需要有更多维度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故事一:人人平等

企业要践行平等文化,光喊口号和贴标语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和员工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的文化。

小张(化名)是新加入设备管理部的员工,平时工作非常严谨。他第一次工作汇报就得到了主管老叶(化名)的肯定:“你才来公司不到半年,对公司的设备情况就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也发现了其中的很多问题。针对你发现的这些问题,你来谈一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得到了主管的认可,再加上早就对这个问题做过一定的思考,小张不假思索地说:“现在咱们的设备经常停机,技术人员检查了很多次,都没发现设备有问题,我分析大概率是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

看到主管点头认可,小张继续侃侃而谈:“设备一停机,直接影响咱们的生产效率。我会和生产主管开个会,提出工人操作存在的问题,提醒他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员工培训和现场管理。同时,我会要求工程师下到一线车间,监督工人正确操作设备!我相信……”

“下到一线?”老叶温和地打断他说:“请不要用‘下到一线车间’这个说法,办公室员工和生产车间员工都是平等的,目标也是同样的,都是为了控制好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没有所谓的‘下到车间’和‘上到办公室’这种说法,应该讲‘进车间’。我们虽然身在管理岗位,但切忌把自己和自己的部门放在一个监督者的位置上。一线工人很忙,你们进车间是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监督。虽然只是一个字的不同,但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

是否被平等对待,员工是能明确感知到的。企业只有搭建一个团结平等、合作共赢的平台,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故事二: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还能获得员工的信任,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和潜能,进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小莉(化名)在进入公司前,经历了几次其他公司的面试,都未能签约。她发现,面试官对她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都很满意,但一谈到自己刚刚结婚、还未生育,她就会明显感到面试官的犹豫。所以,在接到公司面试邀约的时候,小莉既期待又担心。

小郭(化名)是小莉的面试官。面试当天,公司恰巧没有空余的会议室,人力资源部只好帮小郭临时借用了哺乳室来开展面试工作。

面试过程非常顺利,小莉的业务素养和发展诉求与公司的职位要求非常匹配,而小莉也非常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在提问环节,小莉虽然很担心自己会像以往一样,因为已婚未育的缘故失去机会,但还是鼓足勇气将自己的担忧问了出来:“我近两年有生育的打算,可能会影响一段时间的工作。不知道贵公司在不在意?”

小郭愣了愣,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们更看重能力和人品,无论是已婚未育还是未婚未育,我们都一视同仁。”

就这样,小莉顺利加入了公司。同事问小莉:“我听说你来公司之前,有很多其他单位都中意你,你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我们?”

“不是你想的那样,”小莉微微一笑,说道:“我面试了很多公司,真正给我肯定答案的只有咱们公司,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安排。我当时是在哺乳室面试的,这间哺乳室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相信小郭的话,这家公司能给职场女性真正的平等和尊重,能加入咱们公司是我的运气。”

入职后,小莉凭借自己认真的态度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很快适应了公司的工作节奏,并逐渐独当一面。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成了母亲。当初面试时的那间有着红色沙发和金色阳光的哺乳室,陪伴她走过了许多辛苦却温馨的时刻,也陪伴她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真正的公平公正,绝不是一句空话。一间哺乳室,一个机会,一声肯定,这些能让员工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东西,才能让公平公正的文化深植人心。

管理点评

地球因物种的多样性而生机盎然,一家企业也会因员工的多样性而更具活力和创造性。

多样性也会为管理带来挑战。性别差异、学历和背景差异、年龄差异、世界观差异、认知差异,面对如此多样的员工,如何让统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得到每位员工的认可和有效的传播,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在许多国外企业中,员工的多样性管理被认为是一项需要细分的管理课题。他们提出了一个命题:多样性等于经济效益吗?

而在国内,员工多样性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如何解决因员工多样性而产生的冲突?如何让具备多样性的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各尽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强调,要把企业作为全体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载体。同时,我们还要有更开放、更包容的企业文化去支撑员工的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就像一只隐形的手,随时调整因多样性和差异化带来的文化偏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