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亡国

画面没有因为洛千秋的惊讶而停止。

就如同历史的河流一样,丝毫不会停歇。

【昭德八年,九月,天启王的军队开始向东进发,沿途畅通无阻,声势浩大。】

【昭德八年,九月,你派出大将军孟奕率军迎敌,在羽西关与天启军展开激战。】

【昭德八年,九月,羽西关失守,孟奕战死沙场,大乾军队溃不成军,天启军乘胜追击,直逼天枢城。】

【昭德八年,十月,在危急关头,你再次亲自披甲上阵,率领最后的禁军在长平原与天启军决战。】

【昭德八年,十月,双方激战,你寡不敌众,最终战败,你在混战中被俘,带到了天启王面前。】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

洛千秋躺在床上,全身冰冷,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这……就是我的未来吗?”

洛千秋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她不敢相信,自己辛辛苦苦管理的江山,竟会在短短几年内崩塌。

也不敢相信,自己将大乾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些民众,竟会如此轻易就参与叛乱。

更不敢相信,自己最敬爱的大哥,竟会成为颠覆大乾的最大叛军。

“不,这绝不可能!”

洛千秋猛然坐起身。

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可能的未来。

那她就去改变它!

她绝不会坐视大乾灭亡,绝不会让大乾毁于一旦!

“系统,这些未来,真的会发生吗?”

【系统只能推演基于当前情况下最可能发生的未来走向,但未来并非固定不变,宿主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未来的走向。】

听到这个回答,洛千秋心中燃起了希望。

未来并非注定,她还有机会改变这一切。

她抬头看向虚空中的系统界面。

“系统,我想再次进行未来推演,深入了解更多细节。”

【未来推演功能处于冷却状态,需等待三个月后方可再次使用。】

洛千秋微微皱眉,但很快释然。

如此强大的能力,自然不会任由她随意使用。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

纵使只有短短一次推演,也已经让她看到了足够多的信息。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

天色已晚,皓月当空,微风轻拂着殿外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天枢城依然沉浸在夜的宁静中。

城中灯火星星点点,一片祥和景象。

谁能想到,这样安宁的大乾,竟会在四年后分崩离析?

洛千秋望向远方,心中已有计划雏形。

阴教、大皇子、北魏、海龙军……

这些未来的敌人,如今或许已在暗中蠢蠢欲动。

但好在模拟显示第一次叛乱在昭德七年才会爆发,她还有四年的时间。

足以未雨绸缪,扭转乾坤。

不能打草惊蛇。

她低声自语:“如果太过急切地去搜寻这些尚未显露踪迹的敌人,反而可能打乱原有的进程,让未来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而且,她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系统的模拟未来是否真的真实可靠?

突然,一个名字闪过她的脑海。

吴修。

那个在朔州千阳府带领义军对抗北魏的人。

这个名字为何如此熟悉?

若能找到此人,或许可以作为验证系统的第一步。

带着这些思绪,洛千秋终于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寝宫,洛千秋已经梳洗完毕。

早朝如常进行,大臣们各自汇报政务,洛千秋耐心倾听,不时点头或提问。

与往常不同的是,她的目光时而扫过朝堂上的诸位官员。

心中不停暗自揣测。

四年后的动乱中,谁会忠心不二,谁又会背叛朝廷?

朝会结束后,洛千秋没有立即回宫,而是命人备驾,前往御史台。

林夕正在批阅文书,见洛千秋到来,立刻起身相迎。

“陛下驾到,臣不胜惶恐。”

洛千秋微微一笑,示意他起身。

然后环顾了一下整洁的书房,径直坐在了案前的椅子上。

“爱卿不必多礼,朕今日来,是有事相询。”

林夕恭敬地站在一旁:“陛下但问无妨,臣知无不言。”

洛千秋沉吟片刻,开口道:“朕近日翻阅奏折,注意到朔州千阳府有一名叫吴修的人,爱卿可知此人?”

林夕略显讶异,思索了一下后回答:“回陛下,臣对此人不甚了解。”

“不过……若臣没记错,朝中确有一名吴修被流放至朔州回龙山。”

“但他是前几日才出发,或许并不是那位吴修。”

“回龙山?那是千阳府的地界吗?”洛千秋追问道。

“正是,回龙山隶属千阳府管辖。”

听到这话,洛千秋眼中闪过一抹回忆之色。

“朕记得吴修,曾是大乾第一神童,文才出众,后来却突然销声匿迹。”

“陛下记性真好。”林夕点头回道,“吴修确实曾名震京城,只可惜,后来却泯然众人。”

洛千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已经确定。

那个吴修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义军首领。

在北魏入侵时挺身而出,保卫家园。

这样的人物值得重用。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此人因何罪名被流放?”

林夕略显为难地答道:“此事说来复杂,前几日的科举舞弊,我们查到裴家了,但裴家却诬陷出吴修作为替罪羊。”

“此人虽不是真正的作弊者,但证据确凿,不罚不足以平息朝野议论,故而只能流放。”

“既然如此。”洛千秋忽然说道,“朕觉得应该给他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如将吴修的流放改为上任回龙县县令,此人才学不凡,若能为国效力,也是一件好事。”

林夕有些惊讶,但很快领会了洛千秋的用意。

世家根深蒂固,想要拔除不是易事。

除去本有的势力外,还有随时会被策反的威胁。

但,吴修可是被裴家陷害而流放。

他投靠裴家的概率,比常人要小许多。

“陛下慧眼如炬,此举既彰显皇恩浩荡,又不失朝廷威严,臣这就派人去传令吴修。”

洛千秋满意地点头,起身准备离开,却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停下脚步。

“对了,爱卿可曾听说过太阴教?”

林夕皱眉思索:“太阴教?臣从未听闻此名,难道是某个新兴的教派?”

洛千秋故作轻松地摆摆手:“没什么,只是朕近日看到一封奏折,提到边疆有此类传言,你不用在意。”

“臣遵旨。”林夕恭敬答道。

离开御史台后,洛千秋坐在回宫的轿辇中,心情复杂。

第一步棋已经落下。

不动声色地安排吴修上任县令。

既可验证系统的准确性,也能为未来的动乱做准备。

至于太阴教的调查,需要更加隐蔽地进行。

而大皇子……

洛千秋眼神变得柔和。

她与大哥感情一直很好,实在难以相信他会举兵造反。

待时机成熟之后。

她再去亲自见大哥一面,探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