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袁妹妹,怎可如此孟浪

乾清宫里灯火通明,天启帝半倚在金丝楠木御榻上,召见匆匆而来的朝臣们。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急促的马蹄声划破京城寂静。正在府中饮茶、会客、读书、陪小妾的朝臣们,被突如其来的宣召惊得措手不及。

天启帝竟没有再昏睡过去,支撑到六部九卿诸臣赶到,进来一个跪倒一个,匍匐于地。

天启帝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上朝,群臣上次见他的时候,还是能骑马射猎的帝王。此刻连抬手的气力都似耗尽:“都平身……”。

朱由检和魏忠贤都红着双眼,站在御榻旁边,表情严肃。

等群臣都来到时,跪在最前面的内阁首辅黄立极开口说道:“皇上,大臣们都都到了,请皇上示下吧。”

天启帝急促地喘了几口,显示是在用力运足气,艰难地发声:“朕恐怕将不久于人世……”

此话一出,黄立极带头,群臣立刻响起一片“呜呜”的哭声。

“都别哭,朕还有气呢,听朕……说。”

哭声骤起,却被一声虚弱的呵斥截断:“朕去后,朕贤弟……信王朱由检……承袭……大位。”

黄立极叩首应命:“臣等遵旨,侍储君如侍皇上。”

“好。”

天启帝又转向朱由检,嘱咐道:“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可代朕飨……南北郊,祭、祭太庙。”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愤恨。按规制,祭太庙不得称臣,只称孝子皇帝,太子称孝孙嗣皇帝,他岂不是把自己当成了皇帝吗?乱臣贼子弄权,身为储君却坑不得声,他怎能不起呢!

朱由检不得不回应道:“臣弟遵旨。”

天启帝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嘴里连声说道:“好,好!诸臣都退……”

天启帝的最后一次坐朝就这样结束了。朱由检感到宫中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便急急地催促抬轿的仆从脚下麻利点,赶快打道回府,部署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坐在轿中,朱由检对刚才的场面还心有余悸。他没有想到朱由校对魏忠贤的信任近乎盲从,连代天子祭太庙都交给魏忠贤。这太庙岂是臣属能祭得?魏忠贤这老贼竟然直人不辞,真是怀有司马昭之心!

不多时,大轿就赶到了信王府,朱由检从轿中下车进入府中。

他发现正室周妃,侧室田妃和袁妃,太监徐应元、曹化淳、高起潜、吕直、王坤,以及丫环、仆妇、宫女等众人,都已在院中等候。

朱由检望着眼前的隆重排场,心头猛地一紧。难道他们知道我被选为储君了?不应该啊!信息应该没这么快传到府内啊?

就在他思索时,袁妃想一只小鸟一样,她纵深投入了朱由检的怀抱,死死抱住朱由检的身体,脸贴到朱由检的胸膛,眼泪却止不住哗哗流淌。

朱由检感到出乎意料之外,这难道不是好消息吗?你哭啥?再抬头看周妃和田妃,她二人眼中也噙着泪花。

过了片刻,朱由检明白了情由,她们是担心我的安危!毕竟他已经走了两个多时辰了,按说早该回府了,她们肯定担心自己在宫中出了意外。

想到此,朱由检心中大为感动,这三个娘子对他情深义重,他的眼眶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紧紧搂住袁妃丰腴圆润的娇躯,鼻中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淡雅体香。

周妃见状,有点小情绪,她立即转过身来,对迎接朱由检的下人们摇动双手,做出各自走开的样子。

片刻功夫,偌大的院中只剩下了朱由检和周妃、袁妃、田妃。

周妃莲步轻移,柳眉微蹙:“袁妹妹,宫廷礼仪不可轻慢,方才众目睽睽之下,怎可如此孟浪?”

袁妃出身小户人家,她生得娇俏玲珑,五官精致甜美,皮肤吹弹可破。她性格天真率性,时常做一些突破世俗观念的事情,就像刚才抛开世俗眼光,径直扑入朱由检怀中。

周妃出身官宦家庭,她长着精致的鹅蛋脸,身材高挑而出众,气质雍容华贵。她为人恪守礼仪,安于妇道,她深觉袁妃此举有点违背纲常礼教,因此便想出言制止。

而周妃倒是不以为意,她来自富甲天下的扬州,家境相当宽裕。她是一位标准的瓜子脸美女,身材凹凸有致,肌肤白皙细腻,整个人显得风情万种。

袁妃听到周妃的呵责,意识到自己方才失态了,于是抱着朱由检的手也松开了。她拿柚子擦了擦朦胧的泪眼,一丝红晕“唰”地飞上了双颊。

周妃关心道:“王爷,这么晚回来,可是宫中生了变故?”

“此事说来话长,我们进屋再细说。”话音落下,朱由检就领着她们往王府正厅走去。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

“臣妾恭喜王爷荣登储君之位!”三位妃子敛衽深深一福,齐声说道。

朱由检神色凝重,抬手示意她们起身,沉声道:“切莫被表象迷惑,如今局势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告诫下人近日要深居简出,莫要乱嚼舌根。你们先退下,叫徐应元进来。”

“遵命,臣妾告退。”三位妃子再次行礼,莲步轻移,缓缓退了出去。

很快,王府总管太监徐应元匆匆赶来,他一路小跑着进了厅,还未站稳便赶忙问道:“王爷,您找我何事?”

朱由检将宫中发生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而后目光如炬,盯着徐应元吩咐道:“你这两日要多派人手去皇宫打探消息,务必与皇后娘娘身边的王承恩取得联系,宫中稍有异动,立刻报来!”

徐应元神色一凛,连忙躬身,声音恭敬:“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办!定不负王爷所托!”说罢,倒退散步,转身疾步离去。

等宽敞的大厅只剩下朱由检一个人时,朱由检长吁了一口气,今天在皇宫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这远比他想象中的惊险刺激多了。他一想到马上他就要成为君临天下,威慑万方的君主,就不由地紧张又兴奋起来,甚至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

当皇上应该很过瘾吧!金銮殿呼风唤雨,后宫佳丽三千,四海山河皆掌间……

“哼,魏忠贤、客氏,你们等着,等我当了皇上,我们再好好算账!”朱由检想到客魏横加阻拦,心中就大为恼火。

同一时间,魏府客厅内坐了五个人,上首是魏忠贤,依次落座的是客氏,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以及他的侄子宁国公魏良卿。

“体乾,今天皇上召信王进宫,打算把位子传给他,并已昭告诸臣,看来事情很棘手啊。”魏忠贤不悦道。

“都怪中宫那娘儿们,要不是她在中间百般阻挠,皇上早就皇位传位给假怀孕的宫女了,那还会轮到信王头上呢?”客氏咬牙切齿地插嘴道。

“不知九千岁作何打算?”王体乾问道。

王体乾担任掌印太监,按位置来说身在秉笔太监的魏忠贤之上,但在魏忠贤面前,他仍旧是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样。事实上他能有今天,全仰仗于魏忠贤的举荐提拔,而魏忠贤之所以不做掌印太监,一是因为掌印太监事务太过于烦杂,另一原因是因为他不识字,好多文牍之事他自己做不来。

“咱家今日忧虑皇上病情,心神早已打乱。你们有什么良策,快说来听听。”魏忠贤说道。

王体乾机敏过人,很会审时度势,他深知自己与客、魏同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一心为魏忠贤思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