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共助会的工作安排
- 穿在梁山,我想做一个好人
- 梨花是一支猫儿
- 2215字
- 2025-05-16 19:52:07
王伦醒了,天也亮了。他回忆昨晚遨游太空的经历,不知是梦,还是现实。
第二晚,没有遨游太空。
第三晚,没有遨游太空。
……
第七晚,没有遨游太空。
早上,他胡乱的给二十七个学生上课,“这节课上《父子抬驴》,哪位同学来阅读一下。”
下方有学生举手,王伦随便点了一个学生。
“从前有对父子牵驴去卖,有人说:“那对父子真蠢,有驴都不知道骑。”
父子觉得有理。
于是,听取意见,让儿子骑驴。
没行多远,有人说:“那孩子真不孝,让父亲走路。”
父子觉得有理。
于是,听取意见,让父亲骑驴。
没行多远,有人说:“那孩子真可怜,要步行赶路。”
父子觉得有理。
于是,听取意见,父子同骑驴。
没行多远,有人说:“那驴真可怜,承受了它不该承受之重。”
父子挠头想了想,灵机一动,抬着驴走。”
王伦神游物外,见声音结束了,点头让该学生坐下,“谁来回答这故事说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一堂课结束,他回办公室思考几天前的梦,亦或是奇妙的经历。
咚咚咚~
房门敲响,敲门的是姜明月。
小姑娘最近大半年在梁山吃得好,睡得好,身体长圆润不少。
“进来。”
“公子在忧思什么?”
“叫老师。”
王伦矫正姜明月的称呼,“我准备在郓城县建一所学院,让你们去当老师,担心你们做不好,所以忧虑。不和你说这些,你要没事就出去,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姜明月走后,王伦继续想几天前的梦,至于对新学院的担忧,完全不存在。
他开的学院是扫盲班,会识字算数,照本宣科即可。
姜明月回到教室,和同学说了这事,大多同学对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其中最感兴趣的莫属王伦家的另五个女使和四个小厮,“去郓城县新学院当老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回家了。
呜呜,我以为我要在梁山住一辈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有同学开玩笑,“也不是谁都能当老师,至少你的成绩得好。”
感兴趣的同学围着姜明月问了半天,姜明月知道的不多,左右就两句话:公子有意让我们去当老师;公子担心我们做不好老师这份工作。
感兴趣的同学散去,与各自小团体继续聊,不感兴趣的同学又聚了过来,“姜同学,我们不去当老师行吗?”
“应该可以吧!公子从不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而且,公子对制造发明更重视。”
对到郓城县当老师不感兴趣的,多是喜欢搞研究制造的。
梁山能造出纸、肥皂、白酒、香水……这些人功不可没。
现在他们正在努力研究制造土法水泥和玻璃。
两者研究极为相似。
一个字烧。
土水泥烧石灰和黏土,玻璃烧石灰和石英砂。
一般来说,烧水泥需要加铁矿石,烧玻璃需要加碱,但王伦看短视频的时候没带脑子,只记得这些,余下只能辛苦这些学生慢慢尝试。
王伦不知道教室发生的事,此刻他抛开杂念翻看枯燥乏味的道经,企图从中寻找答案。
时间过去五天,他放弃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古人诚不欺我。
这不,都穿越了,依旧还是遇到不顺就放弃的性格。
前世,他没有过硬的本事,家里没有积蓄,最后一事无成。
这世,他有金手指,这性格倒也无所谓了。因为他只要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努努力,就能超过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
暂时弄不明白遨游太空是怎么回事,王伦继续给精神力加点,多遇到几次,总会有收获。
逆推超一流高手状态下的功法也不能落下,今后是装高手,还是真高手,全靠它了。
至于修炼《易经心意剑》,感觉有些配不上他的逼格,暂时不做考虑。
时间一晃来到崇宁四年,王伦召集共助会理事及理事以上的成员在共助会新总部开会。
王伦戴着无脸男面具,发表谈话:“共助会去年七月成立,至今不到半年,从石碣村十数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万人,势力覆盖整个郓城县。
在这,我们要着重感谢秘书长张谦为之的付出和努力。”
王伦带头鼓掌,其余共助会人员反应过来,跟着鼓掌,掌声逐渐热烈。
等掌声小了,王伦继续,“为此,我在这正式任命张谦为共助会副会长。”
任命一出,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刚才还热烈。
而后王伦让张谦讲话,张谦先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他工作的支持,感谢会长对他的看重,而后表示会继续努力工作,让共助会成员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谦谈完话,王伦继续公布人事任命,“接下来,是新的秘书长任命。”
王伦环顾众人,最后将视线落在一个年纪四十来岁,面相和气的胖子身上。
“新秘书长是郓城县县令周涛。若非有周县令的支持,那些坏事做尽的地主乡绅的土地,也无法合法合规的分给共助会成员。
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周县令对共助会做出的贡献,以及恭喜他成为新任秘书长。”
王伦见周涛笑得很难看,也不为难他,让他发表感言。
接下来,王伦又公布了几位理事的任命,其中有个黑矮青年稍稍引起他的注意,青年叫宋江,而后提出共助会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安排。
“第一、民以食为天。接下来,共助会的重点工作是春耕。
种地谁都会,但能种好地,却是本事。
郓城县有这本事的人不少。
不能让他们埋没了。
为此,共助会特设种地顾问一职,指导百姓耕种,辅助农书编撰,每月月俸五百文。
各位理事,这事你们传下去,让小队队长推荐擅长种地的人才。”
共助会成员纷纷称赞,“这是好事。”“我知道一个种地好手,他家的地总比别家产得多。”
“第二、无工不富。接下来,共助会要建两个工厂,给共助会赚取收益。
两个厂分别是造纸厂和煤炭厂。
纸是上好的葛纸,需要大量收购葛藤;煤炭厂主要制蜂窝煤和蜂窝炉售卖。”
对于建厂,共助会成员兴致缺缺,他们更关注土地上的粮食。
“第三是办学。一个地方要发展,少不了会识字算数的人才建设。
有了人才,共助会才能健康的发展。
接下来共助会要在郓城县建一所学校,共助会所有适龄孩童,不论男女都可以去上学,免费包吃住,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