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夜终章

暴雨像无数银针扎在柏油路上,霓虹灯在积水中碎成斑斓的油彩。我抱紧诊疗包冲进出租车后座时,鼻腔立刻被刺鼻的消毒水味填满。

“仁和医院急诊部。“我擦拭着镜片上的水雾。司机枯枝般的手指在导航屏上停顿两秒,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车载电台滋啦作响:“...悬赏通缉右耳残缺的嫌疑人陈某,此人极度危险...“

后视镜里,司机右耳被口罩带勒得发紫,残缺的耳垂像被咬掉一块的月饼。计价器停止在23.47元,仪表盘幽蓝的光爬上他后颈的疤痕,那疤痕如同一条蜈蚣,正向着领口深处的黑暗爬去。

轮胎碾过隔离带发出刺耳摩擦声,我猛然抓住车顶扶手——这不是通往市区的路。手机信号格空空如也,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划出扇形盲区,隐约可见前方道路两侧的槐树越来越密。

“师父是不是走错...“我话音未落,一道闪电劈开天际。司机摘掉墨镜的瞬间,我看到了警局通告上那道横贯下巴的刀疤。三年前实习生陈星吞药自杀那晚,我在监控录像里见过这张脸——他曾在住院部电梯口徘徊到凌晨。

电子锁发出冰冷的咔嗒声,我攥紧防狼喷雾的手心渗出冷汗。后视镜里,司机的眼球浑浊如隔夜茶汤:“林医生,你知道陈星自杀前为什么总说听见指甲挠黑板的声音吗?“

暴雨砸在车顶的声音突然消失,记忆如胶片倒带。那个总把白大褂熨得笔直的实习生,会在查房时偷偷给患儿折纸飞机。他最后一次心理咨询时,袖口露出的手腕布满抓痕:“那些声音从每面墙里渗出来,像生锈的手术剪在剪我的脑神经...“

“因为他在器械科发现了这个。“司机扔来一个密封袋,里面是半张焚毁的出货单。借着仪表盘微光,我辨认出“仁和医院“的抬头,日期正是陈星死亡当天。在医疗耗材清单末尾,三十盒镇静剂后跟着潦草的备注:“处理费已付-王“。

我浑身血液凝固。药剂科主任王德海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回响:“小林啊,实习生心理素质差很正常,那个陈星的病例...“当时他食指正神经质地敲打咖啡杯,杯底与托盘碰撞声和陈星描述的音轨重叠。

车身突然急刹,我的额头撞上前座椅背。司机从手套箱摸出药瓶,腕部露出的月牙形胎记让我如坠冰窟——陈星耳后也有同样的印记。在他抢救无效的那个雨夜,我替他合上眼帘时,那个淡青色胎记就像一弯溺死的月亮。

“二十年前,我是仁和最大的器械供应商。“司机吞下药片,喉结在松弛的皮肤下艰难滚动,“直到发现他们在用我的冷藏车运送...“他突然扯开衣襟,腹部蜈蚣状缝合疤在闪电中狰狞毕现,“这是他们给我的纪念品。“

后座底下滚出一支录音笔,陈星颤抖的声音刺破雨幕:“2021年4月17日,我跟踪王主任到地下车库,看见他们在我的送货车上装卸黑色裹尸袋...“背景音里有金属器械碰撞的脆响,突然插入王德海的冷笑:“陈国栋那个蠢货还真以为儿子是自杀?“

仪表盘红光骤亮,油箱警示灯开始疯狂闪烁。陈国栋突然猛打方向盘,出租车撞进废弃加油站。他转身时,我看见后窗玻璃夹缝里的全家福——穿中学校服的陈星在游乐园大笑,搂着他的男人右耳完好无损。

“通缉令照片是王德海年轻时的模样。“陈国栋撕掉脸上的仿真刀疤,露出下面烧伤扭曲的面容,“当年他顶替我身份时,大概没想到会有人把整容前的照片保留二十年。“

暗格弹开的瞬间,行车记录仪屏幕亮起。监控画面里,王德海正往陈星的静脉注射过量氯化钾:“要怪就怪你爸多管闲事,不过很快你们父子就能在太平间团聚了。“日期显示正是陈星死亡前四小时。

警笛声穿透雨幕时,陈国栋正小心擦拭全家福玻璃上的裂痕:“林医生,三年前你跪在抢救室给陈星做心肺复苏时,白大褂染血的样子很像他小时候弄脏校服的模样。“他掀起裤腿露出金属义肢,“这辆车,是星星用抚恤金给我买的。“

我摸到后座底部的腹膜透析液袋子,消毒水味里混着尿毒症患者特有的气息。这个为了保存儿子留下的证据,甘愿背负杀人犯罪名苟活的男人,此刻正把录音原件塞进我手中:“星星说你是唯一会认真听他讲幻听的医生。“

红蓝警灯刺破雨夜时,我按住他要戴上手铐的腕子:“等做完肾脏配型再走也不迟。“王德海嘶吼着被拖上警车的瞬间,陈国栋腕间的月牙胎记在晨曦中泛着淡青色的光,与太平间抽屉里陈星的遗体编号交相辉映。

晨光穿透云层时,我望着警局玻璃窗上的雨痕。那些曾被诊断为幻觉的声音,终于等到了穿透铁幕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