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骆养性
- 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 叫天
- 2026字
- 2025-05-14 00:01:18
王承恩答应一声,立刻退下,准备出殿了.
骆养性见此,便也准备告退,跟着王承恩走.
崇祯皇帝看到这一幕,心中忽然一动,他便又马上开口说道:“伴伴,且过来下。”
王承恩听到,便又重新回去。看到皇帝伸手示意,就走到了皇帝身边。
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都看着他们,就见皇帝对王承恩耳语了几句,然后才让王承恩走了。
骆养性也想走时,却又听到崇祯皇帝开口叫他,然后冷声对他说道:“你来得正好,首辅薛国观的事情,你知道多少的,且都奏来!”
骆养性听得又是意外,不过当他看了一眼周奎之后,便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
周奎在武清侯的事情上实在太过显眼,任何人都知道,他对薛国观非常不满。该是在皇帝面前又说了什么话,因此皇帝要问锦衣卫这边有关薛国观的事情了。
但是,骆养性却不想掺和外戚和文官之首的争斗,特别是里面还掺杂了东厂在内的。
他稍微想了下,就开始捡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禀告了。
骆养性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其实只是找了个理由留住他而已。
那些宫女内侍在锦衣卫大牢内畏罪自杀,至少目前的结论如此。这个事情中最不利的,就是崇祯皇帝了。
原因很简单,就如同周皇后担心的那样,崇祯皇帝会被外人非议,说他迁怒于那些宫女内侍,逼死了他们,就又多了一个皇帝刻薄寡恩的例子。
如果崇祯皇帝没有做过那个梦,说不定不会有疑心。
但是,他已经做了那个梦,知道骆养性并不和他一条心。再从人心的角度考虑,就算有人害怕与其活活打死,不如自杀更好一点,但一共七个人,肯定有想偷生的,没理由七个人都自杀!
因此,他对骆养性的话,从骆养性还没开口奏事的时候,就已经是持怀疑态度了。
那七个人都关系到皇子之死,如今一起死了,如果崇祯皇帝没怀疑皇子之死有问题还好,既然怀疑皇子之死其实是谋害,他自然也就很容易能想到,这会不会是幕后真凶杀人灭口?
就这么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被崇祯皇帝留在乾清宫说话,一直说了将近一个时辰,哪怕骆养性几次都表示说完了薛国观的事情,可崇祯皇帝还是追问,这让他有些不安起来了。
终于,他忍不住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锦衣卫诏狱出了这等事情,末将得回去处理下才好。”
崇祯皇帝已经回到自己的御座,听到他的话,用手一指周奎说道:“嘉定伯要让朕立刻处置了薛国观,就你刚才所说这些事情,朕能处置一个首辅么?”
周奎一听,顿时有点惊讶,随后脸上出现了欣喜之色。
他连忙对骆养性说道:“你是锦衣卫指挥使,肯定知道很多,快点给陛下说啊!”
但是,周皇后却是皱起了秀眉,看看崇祯皇帝,又看看她爹,再看向骆养性,明显心中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骆养性听到周奎的话,无奈之下只好继续说了起来。
根据记载,皇帝对傅埰和熊开元极为恼怒,秘密下旨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命令他暗中在狱里把两人弄死。
但骆养性很害怕,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僚。同僚说:“你没看到田尔耕、许显纯的事情吗?”
骆养性于是不敢接受这个命令,私下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乡给事中廖国遴,廖国遴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僚曹良直。
曹良直随即上奏章弹劾骆养性“归过于君,而自以为功。陛下无此旨,不宜诬谤;即有之,不宜泄。”请求一并诛杀骆养性、熊开元。
从这事上来说,骆养性就是没有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觉悟,既想要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又没有当皇帝手套的担当,想要谁都不得罪。有这样的想法,哪怕周奎怂恿了,他也不敢彻底得罪当朝首辅。
这么一来,就苦了他了,想破脑袋的说一些薛国观不痛不痒的事情。
他正说着呢,忽然殿外传来脚步声,却是王承恩回来了。
骆养性见此,不由得松了口气。
既然王承恩回来了,估计皇帝不会再继续逮着他问了。
果然,崇祯皇帝的注意力,立刻便被王承恩吸引了过去,等王承恩一见礼,他就立刻问王承恩道:“如何?”
“回皇爷,奴婢传旨大理寺和刑部的仵作一起过去验尸,三个宫女和四个宦官皆为他杀!”
在王承恩一开口说话的时候,骆养性就感觉一下天塌了。
他在王承恩一说完之时,就立刻跪下,露出一脸冤枉的表情奏道:“陛下,想必是末将手下怕当罪责,因此欺瞒末将,以至于末将犯下欺君之罪。末将无能,请求立刻回去,好好调查此事!”
然而,他这个说词,却换来崇祯皇帝的一声冷笑道:“你是故意欺君,还是无能欺君,朕会让人查清楚。”
说完之后,他当即喝道:“来人,把骆养性押入东厂大牢,等候处置。”
骆养性一听,脸色一下变得惨白,连忙磕头,同时急速说道:“末将错了,是末将无能,末将该死!”
一直以来,皇帝都对他信任有加,他说什么,皇帝基本上就没有质疑过。
因此,他以为这次,只要他这么说了之后,也能糊弄过去。
但是,真的是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变得精明起来,让王承恩去调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仵作验尸,这事情就没法掩盖了!
自杀和他杀,只要是经验丰富的仵作,肯定是能验出来的。
崇祯皇帝看着求饶的骆养性,心中是非常失望。
他之所以任用骆养性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因为他爹骆思恭当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移宫案时保住了皇太子,也就证明他忠于皇室,又在万历三大征中立下不少功劳。因此,他想着虎父无犬子,就用骆养性当他的锦衣卫指挥使。结果……
此时,崇祯皇帝冷喝一声道:“给朕从实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