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茴鱼

新疆人嫌北极茴鱼叫起来麻烦,而且没有新疆特点,便把“北极”二字去掉,直接叫茴鱼。

也难怪,吃北极茴鱼的人,大多是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牧民,他们将所有鱼的名字都用一个“鱼”字替代,如果让他们天天把北极茴鱼一名挂在嘴上,听上去一定很怪。

当然,民间有民间的称呼习惯,如果一种东西的学名文绉绉的,加之又不好记,人们就会给它起一个通俗好记的名字。譬如北极茴鱼,就有花棒子、斑鳟子、棒花鱼等别名。这三个别名亦有渊源——北极茴鱼在幼时,会在身上长出白色斑点,长大后那斑点由白变黑,人们便顺嘴把“花”“斑”用到它们的别名中。而花棒子一名中的“棒”字,则是因为它们游动时将躯体绷得很直,且不摆动鳍与尾,像一根木棍似的直挺挺向前,所以人们用一个“棒”字给它们命名,叫了花棒子一名。

多年前听说过有关北极茴鱼的一件奇事。有几人在额尔齐斯河捕得一鱼,在河边架锅烧水,将那鱼烹之。其地风俗是用原水烹原鱼,其味绝佳。一番忙乎后那鱼已熟,被盛入食盆。然未及上桌,那鱼却从盆中蹦出,落地后如婴儿哭泣。那几人皆怜悯,便放其入河。眼见它入水后摇头摆尾,悠悠然游走。当天出了奇事,有一人却看见那鱼仍在食盆中,便双手捉取啖之。那鱼多之又多,吃到最后似是仍无减少。旁人看到的,却是另一情景:那人一脸愣怔,举着空无一物的食盆,用舌头在舔食。后来那人终于清醒,见手中食盆空空,然而他更疑惑,既没有吃一口,为何腹腔之内,有饱食后的撑胀之感?

北极茴鱼捕食时,像是极有耐心的狙击手一样,总是长久等待。一旦昆虫和软体幼小生物出现,便从斜刺里突然冲出,把它们一口吞入。北极茴鱼的游动速度极快,常在水底闪过一团影子,便已不见踪影。有人说北极茴鱼并非胆小,而是谨慎过度,就像人们常说的见风就是雨的人一样,把预料的可能在内心无限放大,目的是把风险降低到最小。曾有一人见到一条北极茴鱼,他折下一根树枝拂向水面,意欲逗那北极茴鱼一下,不料树枝尚在半空,北极茴鱼已在水中快速穿出很远。不仅如此,就连附近的北极茴鱼也感觉到了危险,皆迅速向别处逃去。

但它们也有安静的时候。如果游累了,或者遇到合适的树洞和石缝,就会钻进去藏匿。而柔软的泥沙,亦是它们让自己休息的好地方,它们会安静卧下,一动不动的样子像是在假寐。它们虽然性情凶猛,但智商却并不高,钻入树洞和石缝后,往往只将头藏起来,把尾巴露在外面不管。它们的这一缺点往往会带来致命的危险,捕鱼者盯住它们的尾巴,要么用渔叉将它们叉住,要么用手顺着尾巴摸进树洞或石缝,便可把它们拽出。对捕鱼者来说,一条活蹦乱跳的北极茴鱼,就是当晚的一顿美餐,所以他们不管它们如何挣扎,一石头砸在它们脑袋上,它们便不再挣扎。北极茴鱼被捕捉后往往会挣扎很久,如不迅速让它们毙命,会被它们烦死。

它们在一年中有两次洄游,第一次在春季天暖时,性成熟的北极茴鱼便躁动不安,于是它们集群游到清澈缓慢的水流中,在那里互相追逐交媾。情欲的最直接结果是孕育,北极茴鱼产下的鱼卵,会黏附在河底的砾石上面,它们一直守护在附近,直至孵化出一条条小北极茴鱼,才会离去。北极茴鱼的第二次洄游在秋末,为的是安静度过冬天,于是便游到溪流下游,在那里度过漫长的冬季。小溪虽然安静,但却不是栖身的最佳处所,譬如因为水浅透明度高,它们便常常被捕鱼者发现,不久就被捕到扔到雪地上,在蹦跳间把地上的积雪掠起一片雪浪。捕鱼者为此总结出捕捉北极茴鱼的规律:秋在大河,冬在小溪。

有一年在额尔齐斯河河边转了一圈,渴望能看到河中的北极茴鱼,但却什么也没有。当时的额尔齐斯河被阳光照得颇为明亮,自水面反射出的光芒犹如刀子,加之水波漾动,那光芒便一会儿刺入水中,一会儿又穿梭而出,像是要刺入天空。如此炫目的环境,警觉性极高的北极茴鱼是不会露头的,它们恐怕早就游到水底或避光的地方躲了起来。那件事后便明白,虽然北极茴鱼好吃,但却难觅其踪影,只有合适的机会才会碰到。

当晚宿于一户人家,吃饭间来了一人。他坐在一边抽烟,说他曾观察过北极茴鱼,发现它们是有意思的鱼种,说起来很有趣。我们请他说说,他点了一根烟边抽边说,北极茴鱼很凶猛,是鱼类中的拳击手。他见的北极茴鱼多了,以为只有它们欺负别的鱼,别的鱼从来不敢欺负它们,但有一次他见到北极茴鱼被一条狗鱼追赶,才知道它们也有害怕的时候。那条狗鱼大而凶猛,如果它咬住北极茴鱼,定会一口咬成两截。

大家感慨,看来北极茴鱼的死敌是狗鱼。那人说,北极茴鱼的力气不及狗鱼,但智慧在狗鱼之上。北极茴鱼逃过一阵后,突然一改逃跑的态度,停在了一块石头前,回头盯着狗鱼似乎做出了迎击状。狗鱼大张着嘴冲过去,北极茴鱼往旁边一躲,狗鱼咬在了石头上,疼得浑身乱颤,而那条北极茴鱼则从容逃走。我能想象出那样的情景,狗鱼的牙很厉害,所以它们常常恃牙傲物,觉得没有什么不能咬,北极茴鱼正是利用了狗鱼的这一弱点,让狗鱼吃了苦头。狗鱼在那一刻用力太猛,加之又因为牙齿太过于尖利,恐怕被石头磕掉了。没有了牙齿的狗鱼,在余生将忍受多大的屈辱,就不得而知了。在平静的水域,在看似温柔轻盈的鱼群之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争斗和死亡,一条鱼与另一条鱼之间,往往是一者生,另一者就必须得死。这样的生死布局,与历史多么相像。

那人说北极茴鱼另有一事,它们在春季求偶时,好几条雄鱼常为争夺一条雌鱼打架。鱼打架是当地人的说法,指鱼类在水中为情欲引起的冲突。几番下来,体弱的雄鱼会迅速败下阵去,最后只剩下两条雄鱼,把水中植物冲撞得东倒西歪,连泥沙也被搅起,将它们淹没得不见了。岸上的观察者断定它们会出来,过了一会儿,它们果然从泥沙中钻出,复又纠缠在一起。它们的眼中都不容许对方存在,只有把对方打败,自己才有接近雌鱼的机会。

而那条雌鱼,却早已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