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夜祭亡魂哀

雨停了,夜更深了。林慕雪在废弃的佛龛前点燃三炷香。佛龛已经破旧不堪,上面的漆皮剥落,露出腐朽的木头。供桌上摆着半块霉饼,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香烟袅袅升起,在黑暗中缭绕。林慕雪跪在佛龛前,闭上眼睛,默默祈祷。突然,她感觉有一股寒意从背后袭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只铁手已经扼住了她的咽喉。

“谁教你用‘血食引魂’的?”耿仲明的声音比刀还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阴森。

林慕雪挣扎着,双手用力地掰着那只铁手,但却无法挣脱。她的脸涨得通红,呼吸变得急促而困难。

“咳咳……是王爷的兵在吃人!”她挣扎着举起一块焦骨,声音微弱却充满了愤怒,“昨夜伙夫在粥里掺了……人骨粉!”

远处传来凄厉的鸦鸣,仿佛是亡魂的哭诉。耿仲明松开手,林慕雪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耿仲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接过林慕雪手中的焦骨,在月光下仔细查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震惊和愤怒。

“这是真的?”耿仲明问道。

林慕雪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王爷,营中的士兵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您一定要想办法啊。”

耿仲明沉默了片刻,然后看向佛龛。他发现佛龛背面刻着歪斜的字迹——“毛”。

他的心中一震,毛,难道是毛文龙?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的。”耿仲明说道。

林慕雪点了点头,起身回到了医帐。耿仲明站在佛龛前,望着那炷香,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毛文龙,那个曾经在东江镇叱咤风云的将领。他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后金。可是,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他们的命运也从此改变。

“毛帅,你到底想告诉我什么?”耿仲明喃喃自语道。

他决定,明天就开始调查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背后的真相。

帅帐密谋险

帅帐内,灯光昏暗,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幕僚徐青阳展开密信,羊皮纸在灯下泛黄,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秘密和危险。

“多尔衮要清洗汉军。”徐青阳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京里传来消息,平西王麾下已病死三千……”

耿仲明坐在椅子上,摩挲着铁券——那免死金牌边缘新磨出刃口般的锐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警惕。

“这是多尔衮的阴谋。”耿仲明说道,“他想削弱汉军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

“王爷,我们该怎么办?”徐青阳问道。

耿仲明没有回答,他陷入了沉思。突然,他将热茶泼向帐顶!“啊!”一声惨叫,一个潜伏的探子从帐顶栽了下来,手里还攥着未写完的密折。

“疫病?”耿仲明踩住探子的咽喉,冷笑一声,“告诉多尔衮,本王的火器营还能让北京也染上‘瘟疫’!”

探子的脸色变得煞白,他惊恐地看着耿仲明,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耿仲明的脚死死地压住,无法出声。

“说,是谁派你来的?”耿仲明问道。

探子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是……是多尔衮的亲信。”

耿仲明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用力一脚,将探子踢开。

“王爷,看来我们已经被多尔衮盯上了。”徐青阳说道。

耿仲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首先,要加强营中的防守,防止敌人的偷袭。其次,要尽快查明疫病的根源,稳定军心。”

“是,王爷。”徐青阳答道。

耿仲明站起身来,走到帐前,望着外面的夜色。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耿仲明说道。

“是,王爷。”徐青阳说完,匆匆去传达命令。

耿仲明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危险,他都不会轻易屈服。

乌鸦衔骨奇

黎明时分,天色微微泛白,营地里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林慕雪早早地起了床,她打算去那口古井查看一番。

她走出医帐,看到韩铁手在烧纸钱。灰烬中,竟有未燃尽的密函残角,隐约可见“郑森”二字(郑成功本名)。

林慕雪心中一动,她蹲下身子,想要捡起那密函残角。就在这时,一只乌鸦突然俯冲下来,叼走半截指骨!

林慕雪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追了上去。她跟着乌鸦一路追到江边,只见浅滩上密密麻麻插着缠头发的竹签——闽南疍民的诅咒术。

对岸传来飘渺的歌声:“靖南王,骨作灰……”

歌声在江面上回荡,带着一种诡异的气息。林慕雪的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她望着对岸,试图看清是谁在唱歌,但却只看到一片模糊的影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郑森’又和这一切有什么关系?”林慕雪自言自语道。

她转身回到营地,将这件事告诉了耿仲明。耿仲明听后,眉头紧皱。

“郑森……郑成功。他为什么会和营中的事情有关联?”耿仲明说道,“看来这件事越来越复杂了。”

“王爷,我觉得我们应该派人去调查一下郑成功的动向,看看他是否在背后搞鬼。”林慕雪说道。

耿仲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一定要小心谨慎。”

“是,王爷。”林慕雪答道。

林慕雪离开帅帐后,耿仲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营中的疫病、密函、诅咒术,这一切似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郑成功的出现,更是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耿仲明喃喃自语道。

他决定,要加快调查的进度,尽快查明真相,稳定军心,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

刀劈流言嚣

正午,校场上烈日炎炎,阳光刺得人眼睛生疼。耿仲明当众斩下散播谣言的把总头颅。鲜血飞溅,溅在“怀顺王”大纛上,那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仿佛是一面被鲜血染红的旗帜,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再有妄言者,诛九族!”耿仲明甩刀血珠,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整个校场上回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和愤怒,仿佛要将所有的谣言和不安都斩于刀下。

然而,士卒们惊恐地盯着他身后——帅旗旗杆上,不知何时挂着一串风干的人耳!那些人耳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啪啪”的声响,仿佛是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让人不寒而栗。

林慕雪挤到前排,突然僵住了。她发现那些耳朵都缺左耳垂,正是当年东江军辨认奸细的标记……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营中有东江军的奸细?”林慕雪心中一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恐惧。

耿仲明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转身看着帅旗旗杆上的人耳,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查!一定要查清楚这是谁干的!”耿仲明大声吼道。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开始在营中四处搜查。林慕雪也加入了搜查的队伍,她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王爷,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扰乱军心?”林慕雪问道。

耿仲明点了点头,说道:“很有可能。我们不能让这些谣言和阴谋得逞。”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跑来报告:“王爷,在营外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脚印。”

耿仲明和林慕雪立刻跟着士兵来到营外。只见地上有一串脚印,脚印的方向指向远方。

“追!”耿仲明下令道。

士兵们立刻追了上去。林慕雪望着那些脚印,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能尽快抓住幕后黑手,解开这一系列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