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不知何时,远方传来隐隐的歌声,歌声凄凄,竟似杜鹃啼血,声声啼泪,闻者伤心。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离伤方寸乱,
忘了临行,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歌声袅袅,余音绵长,随着清风转了几转,复又飘向远方。
这是一个明丽的天气,天光尚好,阳光透过葱郁的林木,调皮的跳跃在地上、青石板上,留下斑驳破碎的光影,晃动游人的思绪。只是,这样明媚的阳光,映着破旧的山门,却平白生出些许萧索。
顺着歌声寻来,阳光一倾而下的地方是一座山,山虽不高,后山却种了许多桃树和梅树。前山还有一座寺庙,小而破旧,许是庙小神灵不太驻足,所以它的香火并不好,后山更是鲜有人来。
就是这样一个鲜有人来的地方,却有着一座破旧的坟墓。这个小小的坟包,其上生长着绿色的杂草,青色的碑石上也只有那么寥寥几字。
这个地方虽偏,四周却是干净整洁,显然时常有人打扫。但,还是很难想像会有人孤单的葬在这样一个荒凉而又无人问津的地方。
后山又传来凄婉的歌声,空灵而又幽远,久久不歇。歌声好听却没有什么人欣赏,倒是偶尔会有鸟儿的鸣唱。只是鸟儿声音清亮,而歌者嗓音凄婉,三两声的鸟鸣听在人的心里,更是莫名让人心伤。
不知何时林间起了微微的风,风声徐徐,扬起枯叶凋零飘落,青叶交接簌簌入耳。
风起,歌声更甚,只听得曲调一变,声更高,音更凄凄。
又听闻: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春楼当日事,
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
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歌声声声入耳,复又飘去,转向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