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美)罗伯特·K·迈锡
- 3636字
- 2021-03-29 23:28:52
第十八章 床笫之间
现在,彼得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跟妻子待在了一起。有时候他会为她演奏小提琴,侧耳倾听的同时叶卡捷琳娜必须掩饰自己对这种“噪声”的厌恶,他还经常将自己的事情一连讲上几个钟头,有时候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他还会举办小规模的聚会,在聚会上他会要求自己和叶卡捷琳娜的仆人都戴上面具,然后听着他的琴声“翩翩起舞”。这种舞蹈纯粹就是拖着脚在地板上挪动而已,同叶卡捷琳娜热爱的宫廷豪华舞会里那种优雅的舞步有着天壤之别。这种粗陋的舞会让叶卡捷琳娜厌倦透了,她总是借口头疼,躺在沙发上,脸上蒙着面具,闭着双眼。就寝时,彼得睡在了叶卡捷琳娜的床上,结婚几年来他们俩终于开始了同床共枕的生活,可是彼得会让克鲁泽夫人把他的那些玩具拿来。
这对年轻夫妇及他们的所有下属都对乔戈洛科夫夫妇充满了厌恶与恐惧,大家就这样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共同对抗乔戈洛科夫夫妇。克鲁泽夫人的职务为乔戈洛科娃所取代,她的傲慢无礼令原本就鄙视她的克鲁泽夫人难以忍受,就这样克鲁泽夫人开始全心全意地效忠起彼得与叶卡捷琳娜了。克鲁泽夫人非常开心地发现自己能凭借智慧挫败新来的女总管,突破她制定的规矩。克鲁泽夫人之所以这么做基本上都是在为彼得出头,她希望讨好彼得,因为她跟彼得一样都来自荷尔斯泰因公国。克鲁泽夫人的反抗深深地打动了彼得,她总是能设法送来他所渴望的玩具士兵、火炮的微型雕塑和模型城堡。现在,在白天的时候彼得无法摆弄这些东西,因为乔戈洛科夫夫妇会追问这些东西的来路和去向。玩具被藏在床上或者床底下,入夜之后彼得才有机会将它们摆弄一会儿。晚餐过后,等彼得更衣完毕上床就寝之后,叶卡捷琳娜便会紧随其后准备休息了。当他们俩刚一躺下来,住在隔壁的克鲁泽夫人就会走进他们的卧室,把房门锁起来,然后拿出很多套着蓝色荷尔斯泰因军装的玩具士兵,摆上满满一床。五十多岁的克鲁泽夫人听候着彼得的指令,把这些玩具挪来挪去。
彼得与克鲁泽夫人这种荒唐的游戏常常会持续到凌晨两点钟,有时候还会把叶卡捷琳娜逗得哈哈大笑,不过更多的时候她都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她没法上床休息,床上铺满了玩具,有一些还非常笨重,而且她还担心乔戈洛科娃夫人会听到有人大半夜还在玩着游戏。她的担心并不多余。有一次,在将近午夜的时候,乔戈洛科娃夫人突然敲响了大公夫妇卧室的房门。卧室的门是双层的,里面的人没能立即来应门,彼得、叶卡捷琳娜和克鲁泽夫人都在手忙脚乱地将床上的玩具塞到毯子下面。等到克鲁泽夫人终于打开房门,让乔戈洛科娃夫人进来的时候,等在门外的这段时间已经令乔戈洛科娃夫人火冒三丈了。克鲁泽夫人解释说自己必须来这里拿钥匙。乔戈洛科娃夫人问叶卡捷琳娜和彼得为何迟迟不睡,彼得很不客气地回答说自己就是不想睡觉。乔戈洛科娃夫人恶狠狠地说,倘若得知大公夫妇这么晚还未就寝的话,女皇必定会十分恼火的。终于,乔戈洛科娃离去了,一路上还嘟嘟囔囔地抱怨个不停。彼得又玩起了游戏,一直玩到入睡为止。
新婚夫妇的处境非常滑稽,他俩随时保持着警觉,以免被人看到他们在摆动玩具。在这出闹剧的背后是年轻丈夫的荒唐,他在本应行云雨之欢的地方玩着玩具士兵,让年轻的妻子无事可做,只能干瞪着眼在一边旁观。(在《回忆录》中,叶卡捷琳娜哭笑不得地说:“在我看来,真应该有人为我找一个更适合我的位置。”)然而,能让彼得维持这种游戏的大环境与其说是古怪的,不如说是危险的。伊丽莎白是一个固执己见的女人,两个身为大公的孩子无视她的要求,这令她感到十分受挫。她为他俩尽心尽力,将他俩带到俄国,赏赐他们那么多礼物、头衔和自己的爱,为他俩举办了一场奢华壮观的婚礼,这一切无非是希望他俩能尽快满足她得到一位小继承人的心愿而已。
几个月过去了,伊丽莎白发现自己的希望仍旧那么渺茫,她决定查明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谁能想象得出已经年满十七岁,充满朝气、富于智慧和魅力的叶卡捷琳娜无法激起十八岁的丈夫对她的欲望?很有可能是因为彼得丑陋的容貌与讨厌的性格令妻子望而却步,在卧室里单独相处的时候她拒绝丈夫接近她,让自己对他的嫌恶表露无遗,难道不是这样的么?除此以外还会有什么理由呢?
彼得并不是对女人压根提不起兴趣,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他总是表现出对一个个女侍臣的迷恋。对于自己的新婚之夜彼得曾说:“这会让贴身侍从们感到好笑……”这番评论表明尽管他对性爱秉持着嘲弄的态度,将夫妇之间的亲昵变成了粗俗的笑话,但他很清楚亲昵之举在性关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或许医生们说得没错,彼得尽管已经年满十八岁了,但他的身体仍然没有成熟。每天早上克鲁泽夫人都要对年轻的妻子盘查一番,在一次次徒劳的检查之后克鲁泽夫人也多少有些认同这种观点了。彼得究竟只是不曾碰过自己的妻子,还是不愿意,或者是没有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不得而知。在《回忆录》中,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对此做出解释,彼得自己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不过,人们还是对此提出了两种存在一定可能性的解释,其一是彼得心理状况,其二就是他的身体状况。
从幼年起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使得彼得不愿在行云雨之欢时通过肢体的亲密接触将脆弱的自我暴露出来。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彼得一直过着可怕的生活,纪律严明的教师们在照管这个孤儿的时候根本不曾给过他爱,他也不得有任何同龄的陪护和玩伴,他只认识两种人,即给他下命令的人与服从他的人,他不知道有什么人与他分享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成为朋友,并值得他信赖的人。在来到俄国的头一年里叶卡捷琳娜一直陪伴着彼得,可是当他带着一脸天花留下的可怕伤痕出现在灯光昏暗的皇宫里,后者却在无意中辜负了他的信赖。就在那一刻,他新结交的这位朋友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原谅她,重新建立起对她的信赖,并将自己病态的自我认知再次交付给她,这些都是彼得无法做到的事情。对于自己应该同妻子在床上做些什么事情他略知一二,可是聪慧又迷人的叶卡捷琳娜哪怕是展现出最隐秘的女性魅力都无法激发起他的积极性。相反,在叶卡捷琳娜这些优势的刺激下,彼得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失败和羞耻感。
对于彼得对妻子明显的冷漠还存在另外一种解释。在叶卡捷琳娜辞世一年后,曾出任法国驻俄国大使的德·卡斯泰拉侯爵出版了三卷本传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生》,在这部书中侯爵指出:“彼得堡地位最低的拉比和医生都足以纠正他那算不得严重的小毛病。”侯爵在这里提到的“小毛病”是被称为“包茎”的生理现象,这个医学术语指的是男性生殖器的包皮由于过紧而无法轻松舒适地向后退去,从而露出龟头。这种问题在新生儿或婴儿的身上十分常见,有时候未接受过割礼的男孩在四五岁之前很难被发现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在男性长到四五岁之前其包皮本身就非常紧。通常,在青春期到来之前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包皮渐渐变得松弛而富于弹性了。然而,如果包皮没能自然松弛下来,紧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时,那就会对个体造成剧烈的疼痛感。在有些病例中,包皮紧绷的男孩在勃起时总是伴随着剧痛。这种状况当然会让性交变得索然无味。如果彼得的情况就属于此,那么他不愿被唤起性欲,并且不愿将问题解释给对此一无所知的年轻女性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在同叶卡捷琳娜订婚之后彼得也遭受着包茎的折磨,那么这或许就是伊丽莎白的御医们建议女皇推迟婚期的原因之所在。在《回忆录》的另外一段记述中,叶卡捷琳娜提到莱斯托克医生建议女皇最好耐心地等到大公年满二十一岁,能提出这样的建议,或许正是因为莱斯托克医生清楚到了那个时候彼得的问题自然就会消失。不过,倘若莱斯托克医生真的同伊丽莎白女皇提及过这个问题,那女皇也只是把他的话当作了耳旁风。女皇仍旧一心等待着继承人的到来。
对于彼得在婚姻中一直冷淡的两种解释都没有得到证实,不过也都没有被彻底否定。无论出于何种情况,即无论问题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或者说也许两者兼而有之,错都不在彼得自己。然而,不可避免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正如叶卡捷琳娜在第一眼看到彼得那张被毁掉的面孔时对他表现出的排斥深深地影响着他一样,彼得在身体上对叶卡捷琳娜的排斥也导致了叶卡捷琳娜的一系列反应。就在大婚将近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仍然对彼得毫无爱意,但她还是打定主意要接受他,她要满足丈夫和女皇的期望。叶卡捷琳娜对性生活、勃起和包皮知之甚少,对包茎的问题当然更是一无所知,但是她十分清楚在一门皇室婚姻中,妻子这个角色被寄予着什么样的期望。她无权拒绝这些期望。
然而,彼得让叶卡捷琳娜无法实现自己所承受的期望。在肉体上蔑视着叶卡捷琳娜的同时,彼得同其他女人的风流韵事却不断地上演着,他还怂恿叶卡捷琳娜去跟其他男人调情。随从们目睹着叶卡捷琳娜受尽羞辱,所有的外国使节也都看到她无法激起丈夫的兴趣,所有的仆人都清楚大公正在追求哪个女人。没有人明白彼得究竟为什么要忽视自己年轻的妻子,包括女皇在内的所有的人都把错误归咎于叶卡捷琳娜。彼得与叶卡捷琳娜仍旧生活在一起,他俩没有选择。彼此之间无数的误解和各自受到的耻辱令他们两个人日渐疏远了,潜藏在心底的仇恨像一片荒漠一样横亘在他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