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组成。肾脏不仅是人体尿液生成和排泄的主要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易感因素的作用下,可造成尿道感染,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全部尿道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还有5%~10%的尿道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据报道,在医源性感染因素中,即使严格消毒,单次导尿后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2%,留置导尿管1日的感染率约为50%,超过3日者感染发生率可增加至90%以上。尿道感染和其他肾脏病久治不愈,极易发展至肾衰竭,是一种常见危重症。住院患者中约7%为急性肾衰竭,其死亡率波动于20%~70%。尽管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过去50年间,这种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在美国,1989年慢性肾脏病发病仅18.7万例,1998年就上升至40万例。死亡的病例中,绝大多数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据统计,美国成年人(总数约2亿)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0.9%,如肾衰竭的患病率为7.6%。据我国部分地区报告,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10%。近20年,慢性肾衰竭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然而,我国许多基层医院肾脏病诊治水平不平衡,有些肾脏病如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在县乡一级医院误诊率及漏诊率仍高达50%~100%。
近年来,肾脏病在预防和治疗(特别是中西医治疗)方面有很多新观点、新措施、新进展,虽然某些肾脏病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但如果治疗不得法或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易造成急、慢性肾衰竭,甚至死亡。为使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有关肾脏病治疗,特别是药食宜忌等知识,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感染性肾脏病及其他肾脏病的药食宜忌。每病按概述、饮食宜忌及药物宜忌均做了详细介绍,重点突出了饮食及中西药物宜忌。其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肾脏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必备读物,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道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修订时提高。
孟昭泉 孟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