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 廖益等
- 1543字
- 2025-02-22 12:09:57
第二节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本研究首先调研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背景和现状,然后从横向视角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并透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找出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想模型,在分析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职业能力与资格标准、层级分析与层级衔接的基础上,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会计、酒店管理等专业为例,研制了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总结上述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
一 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概况
主要介绍了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背景,对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有效衔接、职业岗位技能、职业标准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于前人研究与实践的情况进行梳理与归纳,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探索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思路、目标与方法,确定研究的实施步骤,介绍研究理论发展、比较研究、专业层面、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成果以及在实践探索方面的进展,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二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比较研究
在研究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项目的过程中,从横向视角选择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比较研究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尤其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此作为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参考。
三 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论与模式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寻求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理论支撑和大时代背景的体系依托,总结了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模式,从学制、招生、课程、教学等层面提出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创新模式,并从动力、运行、保障、调控等方面构建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保障机制。
四 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职业能力与资格标准
界定和探讨了职业能力的内涵与特征、职业资格的内涵与特征,试图厘清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标准的区别;分析不同国家职业能力的内涵、不同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寻求行业任职资格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晰中高职职业能力与资格标准的衔接原则和方法。
五 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层级分析与层级衔接
为了使职业能力能够在各层级进行有效衔接,有必要对中高职的专业能力层级进行解构分析,区分专业岗位能力、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等,构建梯度模型,实施层级衔接。同时,从用人单位、市场需求等角度透过具体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详尽地分析了专业岗位能力层级、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专业核心课程层级和职业专业能力层级,以简明的形式呈现专业岗位能力层级衔接递进方案、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衔接递进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层级衔接递进方案和职业专业能力层级衔接递进方案等。
六 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专业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践成果,具体探讨中高职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会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现状和问题,权衡现有中高职衔接方案的利弊,提出中高职教育各个专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新方案,并以表格的形式一体化呈现中高职教育各个专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课程教学计划。最后,结合国内外实践,对中高职教育相关专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方案的实践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结合具体案例和访谈材料对衔接模式进行全面的评价和优化。
七 中高职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发展趋势
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学校制度、政策倾斜、效果表彰、政府推动、校企融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并展望中高职教育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的未来趋势与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