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安生

这边所有闺中小姐却没有注意到这边的谈话,还是与自己的闺中密友说着笑着。

一边的苏戎和儿子苏若允也正和皇帝讲着苏若姻。

“朕倒也是好些年没见着姻儿了,今年姻儿该有十七岁了吧。”皇帝问苏戎。

苏戎回道:“不错,姻儿今日头一次出府,臣待宴会结束便带着姻儿来见陛下。”

皇帝点头,又看向苏若允:“若允啊,你可不能欺负你小妹。”

苏若允听后笑着说道:“陛下,末将自然不会了,末将可只有一个妹妹。”

几人唠完家常,便开始了欣赏歌舞和相互敬酒了。苏若允的话是没错,这种宴会大多吃饭也只是做做样子,男人都是这样,女子只会更加煎熬,可这样的机会,闺中女子谁不想出出风头,得到皇后或是长公主的青睐呢?

可他没想到的是苏若姻并没有所谓的“煎熬”此时的她正自顾自的吃着东西,直到李尚书府上夫人杨氏站起身向皇后和公主欠了欠身恭敬一礼道:“娘娘,长公主,小女可心今日特意带来了一首曲子,还望娘娘,公主殿下不嫌,指点可心一二。”

被点名的二位心如明镜,这些小姐们个个都到了如花似玉的年纪,自然想着崭露头角为自己博一个好的名声,以待来日有好的人户上门提亲。皇后自然不会驳了她们,毕竟自己的儿子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正好也替他相看相看。

皇后莫氏点头:“那各家小姐们都挑一个自己最拿手的技艺吧,琴棋书画都不限制。”

邵熙也开口说话:“大家都评选评选,拔得头筹者,本宫与皇后有赏。”

话落,千金们都起身谢恩。

苏若姻兴致缺缺的看着这些女孩儿弹琴奏舞,当然还有书画和两个唱歌的。

不过她并没有要上去的意思,只自顾自的吃饭喝酒,周围的女孩儿发现了苏若姻的酒瓶已经换了几次了。一个胆大的开口,却也是关心和担忧:“郡主,这可是官宴,不要贪杯啊。”

说这话的是坐她身后的李可心,这句话出于好意,苏若姻听后回过头轻轻一笑回复:“多谢。”

众女子见了这一笑不免都有些愣神,身在官宦世家什么绝色女子没有见过,可唯独苏若姻不一样,既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又带着若有若无的随性洒脱,还有不可忽视的清冷淡漠。

这时皇后也注意到苏若姻的酒瓶空了好几只。不免心生疑惑:“皇妹,若姻酒量如此好?”

苏母只得摇头,她只知苏若姻喜茶,却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喝酒也十分厉害喝了这么多酒,竟面色也不见有异样。

李可心见苏若姻回了话,便又问了一句:“郡主是打算书法吗?”她看着苏若姻的冷漠的样子,实在想不出这位跳舞和弹琴是什么样的。

苏若姻放下酒杯轻轻摇头说道:“我不参加,也没有准备才艺。”李可心有些疑惑,然苏若姻却想到了什么又说了一句:“李小姐的曲子很不错。”

李可心听后脸上便有了藏不住的笑意:“真的吗,可心多谢郡主夸赞。”本是想要询问为何不参加,可是见她已经没有同自己说话的打算也就不再多说了。

宴会结束,李可心的曲子最得皇后和长公主喜欢,李可心得的赏是一张皇后私藏的古琴,和长公主一本未出嫁时自己作的琴谱。

眼看着要离场了,福瑞这时传来口谕:“陛下请长公主和郡主在此稍后。”

皇后听后自然懂得这是皇帝要单独见见苏若姻,对在场的官宦家属道:“各位夫人先带女儿们回吧,皇妹和姻儿留下等陛下。”

众人只得离场,苏若姻却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从开始到现在背一直是挺立的,神态自若,却不见傲气只是太过淡漠,自始至终也只有李可心说上了两句话。

皇后看着苏若姻难得和蔼道:“姻儿,来舅母这儿来。”

听到皇后的话苏若姻起身得体的福了福身子应道:“是。”

走到皇后主位下方:“舅母。”

皇后点头:“和你母亲挨着坐吧。”

待苏若姻坐好,皇后才开口询问:“姻儿怎么没准备才艺?”

苏母正准备说话,苏若姻却已提前开口:“舅母,舅舅已经为姻儿赐婚了。”

这话让皇后都微微一愣,她都忘了,前不久皇帝刚下的旨赐婚苏若姻和荀王。可转念一想这句话又想到了苏若姻前几年漂泊在外好不容易回了苏家,苏家人和她这皇妹愿意这么早就将苏若姻嫁出去吗?心里这么想着,面上却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说道:“瞧舅母这记性,婚期可定?”

苏若姻微微点头应:“是,定在年后去了。”

说话间,宣皇和苏戎父子也过来了。

“陛下驾到。”

三人起身上前行礼却被宣皇截了:“免了,一家人行什么礼?”

说着看向苏若姻:“姻儿,还记得舅舅吗?”

苏若姻笑着打趣道:“舅舅说笑,姻儿自然记得。”

宣皇看着几年未见得苏若姻:“姻儿,你这些年…”

话还未说完,苏若允便冲动开口打断了他的后文:“舅舅。”

话刚落地苏父便严厉训斥:“若允,没大没小,怎可随意插嘴?”苏若允正愈下跪,宣皇便抬了抬手无所谓的笑了一笑:“无碍,又不在朝堂。”接着又对苏若姻笑道:“果然是女大十八变,若不是这双眼睛和你爹还有个八分像,舅舅都认不出你了啊。”

知情的人都明白,皇帝说的爹不是苏戎,而是迟晋。皇帝和苏家人默认目前不会将这件事告诉苏若姻,只等有朝一日找到凶手处理之后再找到时间告诉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毕竟苏若姻本就走丢了七年时间,好不容易回来了他们都不愿意看着花一般年纪的苏若姻再知晓太多伤心的事情,只愿她此后的日子里能安稳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苏若姻听后,笑了笑状是调侃似的说道:“那是自然,如若父亲不好看,又怎么能娶到母亲这样的天仙呢?”

这话说一出逗的他们哈哈一笑,邵熙嘴角噙着笑假意弹了弹苏若姻的额头:“你这丫头,当真是你大哥给你教坏了,爹爹和娘亲的玩笑你也敢开?”苏若允听后不乐意了走上前道:“母亲这话就不对了,难道父亲不好看吗?”

苏母下意识看向苏戎脸上也微微带着红,却没想到苏戎也看着自己,顿时眼神嗔怪像是再说“看你这双儿女,和你一样油嘴滑舌!”

苏父见状敛住笑容咳了两声:“好了,不像话,为父平时怎么教你们的,说话做事要稳重,你看看你们…”话没说完,就被皇后笑着拦住了话头:“好了,苏相,知道你苏家家风严谨,快别说了,你家儿女肯定知道错了的。”

苏若姻也配合的假意揉了揉方才苏母弹过的地方笑道:“是,女儿知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苏戎又看向苏若允,苏若允连忙道:“是,儿子知错了,日后再也不同父亲母亲开这种玩笑了。”苏父正要点头,却听苏若允话锋一转:“父亲可是当年的才子,父亲就算没看上您的容貌,也是看上了你的才华横溢啊,父亲就别谦虚了,儿子知道您心里肯定美滋滋的…”话一说完就脚底生风似的跑远了嘴里还不忘同皇帝皇后告辞:“舅舅,舅母,若允先行一步,否则父亲母亲得混合双打了!”

帝后两人看着这一家子不由失笑,苏戎却对这个儿子头痛万分只能暗道“逆子!”邵熙看着面前这文人傲骨的苏戎嘴角悄悄挂着一丝笑,她的这双儿女怎么知道,他们二人情定之时,苏戎还是个每天寒窗苦读,除了读书就是读书的书呆子呢?

夜里,苏若姻正坐在莲池亭子煮着茶,风吹动着亭子周边的青色绸子。因为她同荷沁说过,太阳落山后院中就不用伺候了,她喜欢独处,所以这会儿是四下无人的环境。

她给自己倒了杯茶,等待茶凉的间隙闭眼小憩,指腹有一下没一下费敲击着杯子,一阵轻微的响动后一个身着黑衣的人出现,来人站在离石桌三步之遥的地方行了一礼才恭敬开口:“宫主。”来人是苏若姻在外几年收养的孩子,也是她的救命恩人,名为流弦。

苏若姻睁开眼没有看他只自然的唤他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清茶顺口问到:“有消息吗?”

流弦抿了口茶:“没有。”

苏若姻脸色没有变化,只看了看手中茶杯的茶水说道:“最近半个月,还是盯着赵家,偶尔也可以给他们找点事做。”

流弦听后也不问为什么只点头:“是。”

苏若姻若有所思,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你说,他到底哪儿去了?”

流弦没说话,苏若姻自顾自的说着:“没想到,雪宫密网遍布四国但连这么一个人都找不到。”

流弦却说道:“他不是普通人。”

苏若姻自然知道他不是普通人,正喝着茶察觉感觉到自己这院子进了人,便看向流弦叮嘱道:“小心些,可别被我哥逮住了。”说着便将他杯子里剩下的茶水倒掉,又把他用过的杯子放在了杯具的最里头。流弦也不多做停留直接点头道:“放心。”随后便离开了相府。

一边的苏若允则刚好出现在莲池的对面,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苏若姻的院子里每半个月都会有别的人进来,可就是偏偏抓不到这人。

苏若姻见了自己的哥哥,苏若允也朝她走来,手里提着一盒点心:“阿姻,我给你带了些银枫阁的点心。”

说着便自己坐下将点心拿出来,有荷花酥,马蹄糕还有桃酥。

苏若姻笑着给他倒了杯茶说:“大哥,我在皇城里都吃饱了。”

苏若允不在意的说:“当宵夜吧,陪哥哥聊聊天。正好就着你的茶。”

苏若姻只好点头:“好。”

便等着苏若允的下文。可没想到苏若允又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只酒瓶,包装便能看出来也是银枫阁的。

苏若姻一阵好笑,不是喝茶吗?怎么还拿出酒来了?

“我听母亲说你今日喝了好多酒,你也喜欢喝酒吗?”苏若允将酒打开:“这酒可好喝了,是用梨子酿的,以后别喝太烈的酒,喝这个,劲儿不大。”

苏若姻点头,但却说道:“我都没醉,这酒又怎么算烈呢?”

接着从旁取了两只杯子,一人一支分别倒了酒好笑道:“大哥不用把我当小孩子看,我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