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团结与带血的匕首
-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 闲不住的老鱼
- 3191字
- 2025-04-23 20:47:19
“冯老师,请打开盒子,看一下我准备的礼物。”
周秉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像是来自天外的魅惑之音,冯化成不由自主的伸出手,缓缓的打开木盒的盖子。
此刻,冯化成对这个小小的盒子充满了好奇。
掀开盖子,扎好的大团结,厚厚的一沓,很有视觉冲击力。
“这是一千元,算是我给冯老师的见面礼,希望能交个朋友!”
一千元,普通工薪族不吃不喝三年的工资。
一笔厚礼!
诚意满满!
冯化成思绪恢复几分清醒,看看眼前面带微笑,镇定自如的周秉昆,充满了神秘。
这笔巨款让他心动,这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我……”
他还想矜持一下。
周秉昆抬手止住了他将要说的话,接着道:“冯老师不妨将盖子盖好,再打开看一次,还有一份惊喜哦!”
嗯?
冯化成脑中疑惑,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依然很配合的,将木盒重新盖好,然后再次打开。
他忍不住大声的“啊”了一声。
这一回,他看到了一把血淋淋的小匕首,静静的躺在盒子的底部。
而刚才的那一沓钱,却不翼而飞!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冯化成感觉自己已经不会思考了。
他亲眼所见,盒子里明明放的是一沓钱,为什么转眼间变成了一把匕首?
如同碰到了灵异事件!
这种事情对于当下的人来说,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尤其对一个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来说,今天所见,已经完全的颠覆了他的认知。
冯化成眼睛死死的盯着盒子中的匕首,他感到浑身发冷,拿着盖子的手,僵在空中。
周秉昆主动拿过盖子,把盒子又重新盖好。
声音依然不急不缓的说道:“冯老师不要害怕,我既然已经坐在这里,让你知道了我的第二重身份,那么,从现在开始,你我之间,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对于我们来说,让一个人闭嘴,其实并不是很难。”
“冯老师,你是愿意做我的朋友,还是敌人?”
赤裸裸的威胁!
对于一个善于顺应形势,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冯化成已经来不及去思考,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心中慌乱,但在潜意识里,已经把周秉昆列为不能得罪的一类人了。
有些畏惧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人,忐忑的吐出两个字:“朋友!”
周秉昆很满意。
对自己刚才的表演满意。
也对冯化成做出的选择满意。
他向冯化成伸手示意,“冯老师喝咖啡,凉了就不好喝了。”
“好,谢谢!”
这回,冯化成变得乖巧听话了。
“采购员只是一个用来掩饰的身份,刚才的事还请冯老师做好保密,否则会出大事情的!”
“明白,明白,组织纪律我懂!”冯化成立马点头承诺。
“很好,作为朋友,我免费赠送一个忠告,也算是我私人给你的报酬。未来不久,将会发生一件大事,你极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如果分析没错的话,你现在的一切,到那时都会如泡沫一般,烟消云散,包括你那位有着良好家庭背景的妻子。”
“这……”
冯化成本能的想要嗤笑否认,不过看着眼前充满了神秘的年轻人,他犹豫了。
他一定是某个特殊部门的人,往往这些人都会掌握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信息。
冯化成已经自行开始合理脑补。
周秉昆展露出来的手段,让他不由的想要相信他说的那些话。
周秉昆笑笑,他知道冯化成心底肯定充满怀疑,但藏在骨子里的胆小性格,又让他有些畏惧,不敢将质问的话说出口。
“冯老师不用想太多,这个信息会用时间来验证。如果你对我的那个亲戚的引导令我满意的话,作为回报,到我刚才说的那些事应验的时候,我可以出手帮你一次。”
冯化成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走出咖啡厅的,手里拿着周秉昆送给他的见面礼,那个普通的小木盒子,还有一张留有地址的纸条。
他站在路边,脸上还残留着僵硬的笑容,看着周秉昆远去的背影。
无知者无畏,知道的越多,才越会害怕。
这是建国十四年。
腥风血雨、厮杀惨烈年代所带来的恐怖影响,还没有被人们遗忘。
不管他说的事情,在将来是否会发生。至少,这是一个不能得罪的人。
冯化成在心里想道。
又低头看向手中的盒子,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木头盒子。
今天却带给他太多的惊奇。
他忍不住再一次的打开了盒子,那沓消失的大团结又回来了。
而带血的匕首却不见了!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冯化成再一次抬头,看向了周秉昆离去的方向。
......
一切都如周秉昆预想的那样。
很快,周蓉收到了她喜爱的作家的第一封回信,欣喜若狂。
蔡晓光在旁边,看着周蓉从初始的激动开心,到情绪渐渐平复,甚至有点失落的样子,好奇信中究竟写了什么,让周蓉的情绪起伏如此之大。
当他接过周蓉递给他的信后,才知道周蓉为何会是这个表情。
信中,冯化成用很客气的口吻,对周蓉喜欢他的作品表示了感谢。但对于周蓉多次写信中提到的,关于对他本人的仰慕,甚至衍生出爱慕的词汇,他以一个成年长者的身份,严肃的纠正了她的想法。
大概意思就是,诗歌可以陶冶情操,但不能过度沉溺其中。对于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更不应该有谈情说爱的念头,那是成年人干的事,你一个小姑娘别整天胡思乱想。
这通说教,让冯化成在周蓉心目的地位,急转直下。
周蓉心里给冯化成评价,原来他也是个思想并不纯粹的人。
虽然他的诗写的很好,但人已经僵化腐朽。
这一封信的效果很好,已经初见威力。
到现在,建国十六年的时候,冯化成依然一时风头无两,他的作品依然被人追捧。
周蓉也会写一些自己对冯化成作品的见解,给他寄过去,言辞之中却少了那种狂热的崇拜感觉。
当前社会各界的主流,都是围绕祖国崛起与强盛,全民参与大三线建设等内容,以这些为主题开展作品创作。
在主流思想的熏陶下,这个时代的学生和有志青年,激情澎湃,满腔热血,纷纷投身到为祖国崛起的建设洪流中。
百年大计,人才文本。
别说是大山里的孩子,就是当前城市周边的农村,小孩想接受教育都很难。
这是急缺人才的年代。
接受过教育的人,对于当前社会,属于极少数的人群。
周蓉找到了自己追寻的方向,她立志投身教育事业,要让更多的人读书接受教育,从根源上给祖国的发展提供动力。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与冯化成的引导脱不开关系。
从这一方面讲,周秉昆按一封回信给一百元作为酬谢,这钱给的不亏。
而蔡晓光在周秉昆的指导下,成功的将自己从“一般朋友”升级为周蓉的“亲密朋友”。
周蓉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令蔡晓光得意非凡。
这不只是因为蔡晓光和她拥有相同的见解和追求,还有与蔡晓光多年来,对她一直不遗余力的支持密不可分。
比如每逢假期,蔡晓光都会响应周蓉号召,不辞辛苦,忙前忙后,动员其它学生组团去往周边乡下支教。
这里面不但要动员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还要准备车马吃住等,不但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花费不少,这一切蔡晓光都主动承担了。
终于,在某一天的黄昏,一间精心布置的房间里。
洁白的墙上挂着一副精美的油画,长方形的餐桌上铺着漂亮的台布,方桌两端是两张精美制作的高背靠椅,还有带着花边的椅垫。
精致的凉菜拼盘,几道同样精致的小炒热菜,摆放在精美的白瓷盘中。
在高塔烛台朦胧的烛光下,舒缓优雅的音乐声中,蔡晓光开了一瓶红酒。
红色的液体在透明干净的高脚杯中摇晃。
“我们有遥远的梦想,与朴素的生活。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理想主义的花,最终会盛开在浪漫主义的地里。”
蔡晓光轻咏了一段诗歌,透过烛台间的缝隙,眼含深情的看着坐在面前周蓉说道:“来,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干杯!”
浪漫而又惬意的氛围,轻松而畅快的聊天,当蔡晓光抱着一束火红的玫瑰花,放在周蓉面前的时候,他终于敲开了周蓉的心扉。
这些追女孩的手段,在周秉昆前世记忆中,早都烂大街了。可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年代,这绝对属于顶尖秘笈。
周秉昆原本还给蔡晓光准备了后续计划,比如去周蓉的学校门外,用点燃的蜡烛摆个心型,然后站里面怀抱鲜花,为周蓉朗诵一首求爱的诗歌等等。
没有了冯化成这个外在因素干扰,在周秉昆的指导下,蔡晓光一年多的时间,平日里潜移默化的呵护与陪伴,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坚定的支持者,与她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当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时,用一个浪漫的西式晚餐和火红的玫瑰,猛烈的轰开她的心房。
一切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周秉昆是费尽了心力,用尽了手段。
蔡晓光也终于如愿以偿!
自家老姐掉深坑这一危机,总算是被他给解了。
只是周秉昆暗想,假如哪天要是被周蓉知道,她被自家老弟算计,会不会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