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顶梁柱

“方兄单独请我吃饭,便吃的豆腐?”赵恒打趣。

“别扯淡了,尝尝,咱俩都是老饕了,吃的就是一个‘美’字!”

“好!”

赵恒拾起筷子,便见一块豆腐上摆放着一只剥了壳的虾仁,带着酱油与油的混合色,只是看着便很鲜美。

他浅尝一口,细细品味,不禁点头:“嗯!好!”

方书中大笑,忙冲着外面挥手:“来来来,下一道菜!”

很快便有侍女端着一盘菜走来,轻轻摆放桌上。

赵恒一看,险些笑了。

竟……又是一道豆腐制品。

尖椒豆腐!

他实在忍不住:“方兄,咱这顿菜是不是清淡了些?怎都是豆腐、干豆腐的呢?”

方书中浑不在意:“能将普通的菜肴炒制出别样的味道,才是高手,尝尝看。”

“好!”

赵恒夹起一筷头,放入口中仔细品尝:“豆腐嫩滑,辣椒带着丝丝的辣,混合其间,好吃!”

方书中很是满意:“来来来,菜也尝过了,开喝!”

方淑媛便忙起身,先为赵恒倒了杯酒,后又给方书中倒酒,而后……直接是将酒坛放在桌面上。

胖子微微愣了下,不知为何,心下就很难受,他强挺着为自己倒了酒,猛的一饮而尽,再看赵恒、方书中二人还未喝,突然就感觉自己很是多余。

若没有自己,这酒桌的气氛,应该会很好吧?

他暗自苦笑,继续为自己倒酒,咕咚咚便灌下,不过五四杯便晃晃晕晕,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方淑媛见了有些生气:“赵解元,你朋友怎能这样?在别人家吃酒便肆无忌惮的喝,喝醉便睡,当做自己家吗?太讨厌! ”

赵恒轻轻笑了笑,也不在意。

喝多便喝多呗,能怎地?

于是他望向方书中:“方兄,我见你这几日虽考上了举人,却眉头不展,聊聊?”

他能感觉得到,这位方兄表面看似笑意荡漾,实际却是蕴藏愁绪。

“嗯,好!”

方书中冲着方淑媛使了个眼色:“将这胖子搀走,看着都烦,送去偏房休息去。”

啊?

方淑媛错愕了下,却没多说,忙吩咐下人搀走了胖子,自己也跟着离开。

待得安静下来,方书中先后吃了两口豆腐,与赵恒碰了一杯酒,这才缓缓开口。

“今年,受蝗灾影响,稻谷等几乎颗粒无收,但……”

“豆子还有一些产量!”

“赵兄,你应知道吧,那蝗虫吃不多少豆子,毕竟豆子的豆粒比较大,蝗虫也吃不下,最多啃食些叶子。”

“问题的关键在于……今年豆子的价格太低了。”

“且说去年,一石粮,一两银子,今年便涨到了二两银子一石,而豆子呢?”

“去年是一两银子两石,今年,四石豆子才能卖一两!”

“你知道的,我方家下面的诸多佃户,今年所种的几乎都是豆子,给的佃租,也都是用豆子抵的,哎……”

言语间,一声深深叹息。

赵恒自是会意。

因为蝗灾的关系,几乎整个大燕百姓都受到牵连,粮食产量锐减。

但……豆子除外!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

此时的豆子几乎将近成熟,豆粒子都堪比蝗虫头部大小,且还十分坚硬,蝗虫根本吃不下。

这也就导致诸多稻谷等都被蝗虫祸害的干净了,豆子却还有一定的产量!

“也就是说,方家今年收到了许多以豆子抵佃租的豆子?”他问。

“是啊!”

方书中叹息:“可今年豆子的价格又太低廉,收入锐减,明年的日子难过喽!”

赵恒恍然。

方家虽是诗书世家,虽本身不耕地,可名下良田至少数万亩。

收入的来源,也主要在于下面诸多佃农每年种了地,有了收成,将粮食作为佃租上缴。

而后问题便来了。

今年的豆子不值钱,而且看趋势,好似还有下降的空间。

在这等情况下,方家所收取的佃租就变得不值钱,收入,自然的,也就减少许多。

“敢问方兄今年收了多少豆子的佃租?”赵恒问。

“不知道啊,反正下面的佃农,今年似乎商量好似的,种的都是豆子。”

方书中一阵苦闷。

于一个大家族而言,收入是保证家族持续下去的根本。

收入减少,便意味着整个家族的日子将会尤其的难过。

“嗨,方兄,不能这么想。”

赵恒随口宽慰道:“今年,种豆子的人,已是幸免了,你想想那些种稻谷的人,被蝗虫挥霍这么一通,颗粒无收,便无法缴纳佃租,岂不是更惨?”

方书中苦笑:“道理自是这么个道理,可方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赵恒默然。

方家的事,无论好坏,他肯定是不能胡乱掺和的。

只是……

他凑前几分,压低声音道:“方兄,你所担心的是豆子的价格不断下降,收入锐减,不若听听我这份贺礼价值几何?”

贺礼?

还有贺礼?

方书中很是诧异。

于他而言,那半包白糖,足比得过今日方家收到的所有贺礼,足够珍贵。

就是如此,这位赵兄,竟还准备了其他的贺礼?

“方兄以为而今豆子价值几何?两月后,价格趋势又将如何?”赵恒问?

“不好说,但很大概率,还要降价。”

方书中摇头:“现在的问题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市场上几乎没人收购豆子,方家手里一大批豆子卖不出去。”

有价无市!

无人愿意收购!

“既然方兄认为豆子价格低廉,且还要下降,那我这份礼物应该恰如其分。”

赵恒忽然笑了:“方家的豆子,我全要了,价格,两石豆子一两银子。”

哈?

饶是以方书中的性子,也不禁一阵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豆子,全要了?

且出的价格,还是而今市场价的两倍?

逗呢吧?

四石一两银子的豆子,都没多少人愿意收购,这位赵兄竟硬生生给翻了个倍?

“赵兄,别闹。”

他摇了摇头:“我也知你是好心,可豆子这玩意,跟那鸡肋似的,做不得主粮,不值钱的,你若需要,我送你一些便是。”

赵恒也是摇头:“不,我的认真的,方家的豆子,我全部都要!”

顿了下,有补充:“价格便是方才的价格,但有一点,我不能一次性全部交付所有钱款,可分批购买,买一次付一次钱。”

这下,方书中皱起眉头,很是认真。

他看得出来,这位赵兄不像是开玩笑。

可这……也太突然了吧?

要知道,方家收到的佃租豆子,至少十万石,按照两石一两的价格计算,便是五万两银子。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读书人,好端端的,突然要这么多豆子作甚啊?

“卖不卖?”赵恒问。

“这……”

方书中有些犹豫:“赵兄,说实话,你给的价偏高了些,要不这样,按照市场价,四石豆子一两银子……”

赵恒打断:“就按照我说的,两石豆子一两银子,你若不放心,咱可以拟定协议,自然,若日后豆子价格上涨超过我的价格,再按照市场价计算。”

方书中直呲牙。

若按照赵恒所说,将豆子卖给赵恒,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当下给出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两倍,日后涨价了,再按照市场价计价。

这……成什么了?

这不是彻彻底底的占人便宜吗?

“不行,赵兄,你这样我心难安,便按照你出的价格吧,无论日后豆子是否涨价,都按照你出的价计算。”

“嗯,也好,那便商定了,过几日我教人来取豆子,一手钱一手货!”

赵恒起身,走到偏房扶着醉醺醺的胖子离开。

不多久,厅堂已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方老爷子方鼎走了进来,将一本账簿递给方书中:“这是今日收到贺礼的名录,你且看下。”

方书中也是有些醉态,随意翻看了眼,道:“怎地了?”

“收到的贺礼倒是不少,价值也不菲,不过以后都是要还回去的,只是……”

方老爷子微微挑眉:“昨日你去赵家,送的礼不便宜吧?那赵恒今日来方家,竟空手来的?”

方书中莞尔:“爹,我与赵兄乃是君子之交,什么贺礼不贺礼的,不过是个形势而已,况且,赵兄也送了礼,只是不能公之于众。”

说着,他将那半包白糖丢在桌子上。

“这是什么?”方老爷子问。

“白糖!”

却是方淑媛自外面走了进来:“爹,您吃过醉梦楼的鸡蛋西红柿吧?只因放了此物,顿时变得立刻鲜美无比。”

方老爷子诧异。

世上……竟有这等神奇的东西?放一点,便能变得鲜美?

“这不仅仅是白糖,还是要命的东西。”

方书中意味深长:“爹,自此后,京城可能就看不到白糖了,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方老爷子扭头过去,眉头紧锁,逐渐会意过来。

这白糖太过神奇,会吸引无数人的注意。

赵恒那小子退出了醉梦楼,不出意外的,会隐匿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这玩意太危险,稍有不慎,极容易惹上杀身之祸。

在这等情况下,那赵恒还能、还敢将白糖拿出来送给自家儿子,确实有情有义。

“哥,赵解元到底是怎样的人啊?”方淑媛忽然有些好奇的问。

“赵兄啊……”

方书中认真想了想:“他可以简单的像个孩子,也可以比老狐狸更深不可测,他啊,将是日后大燕朝堂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