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提出的问题,徐云当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凤阳的粮食如果没有人来耕田,那就真的是一场空了。
“宋大人,人的问题咱们想办法解决,我就不相信了,活人还能让一泡尿憋死了?”
宋应星其实也想过这件事解决办法。
“侯爷,办法不是没有,而是能不能去做?”
“哦,宋大人,你说一说是什么办法?”
“侯爷,从其他地方移民,这个方法在太祖年间就曾经使用过?”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快速增加凤阳的人口数量,从全国各地向凤阳迁移了几十万的富户,是凤阳当地的人口一下子多了。
“宋大人,你说的这个方法提醒了我,不过,这一次与太祖年间要有所不同?”
“侯爷,有所不同,你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宋,大人,我是这个像想的,这一次移民到凤阳的人,从人口的性质上区分,第一是附近的良民,比如说河南境内的老百姓?”
“侯爷,河南境内的老百姓迁移到凤阳,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归德府距离是最近的?”
“宋大人,不仅仅是归德府的,还有其他地方的,这一路上过来,我发现河南的情况不容乐观,灾民、饥民不少?”
“侯爷,那他们愿意来吗?”
“把好处给大家讲清楚,咱们此次不强迫,是否来凤阳凭自愿,这些人的数量不要多少,有两、三万就差不多了?”
“看起来,侯爷还有其他的方法?”
“还可以从南直隶这边想想办法,比如,见那些在大牢里吃闲饭的罪犯,全部都发送到凤阳来,让他们参加种地?”
“侯爷,这自古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有什么不行的,这样做总比他们吃闲饭好得多,南直隶里牢房里没事了,咱们这里多了人手,两全其美啊?”
“侯爷,那这些犯人要是万一闹事怎么办,凤阳可没有兵马呀?”
“兵马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张献忠在谷城、罗汝才在郧县驻扎,皇上已经派人去了?”
“侯爷,我听说他们不是已经投降了嘛?”
“宋大人,投降这件事是真是假,现在还不清楚,无论他们是真假,其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到凤阳来种地,当然了,必须要有兵马押送过来?”
“我明白了,侯爷,这样一来,凤阳的人就有了?”
“可是,侯爷,钱粮的问题我还没有跟你说,凤阳的钱粮非常不好,基本上都是空的,根本不足以支应这么多人的开销?”
“宋大人,钱的事我来想办法,至于粮食嘛,看看能不能从南直隶那里买一些?”
“侯爷,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多亏了你的大力支持,有需要我的地方你尽管吩咐?”
“宋大人,你坐镇在凤阳,给我派人一部分人,我好交代他们去做事?”
“好,一切听从侯爷的吩咐?”
徐云回到客栈后,把红娘子叫了过来。
“红娘子,这一路上你怎么样?”
“侯爷,比我们到处卖艺强多了,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红娘子,人活着我认为还是做些事情比较好,整日里闲着时间一长也不好?”
“侯爷,你有什么事就说吧,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
“好,痛快,那我不客气了,你是河南人,这些年在到处卖艺,想必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
“侯爷,你说的不错,这些我确实是非常清楚?”
“好,我有件事交代你,你回河南一趟,到灾民最严重的地方,把他们想办法组织起来,到护送到凤阳来种地?”
“侯爷,来这里有饭吃吗?”
“当然有饭吃,不然这么远来凤阳干什么,就是然他们有饭吃才这样做?”
“那这一路上的开销怎么办?”
“红娘子,我给你写一封信,你去开封府找周王,从他那里再借五万两银子,这一次是我个人名义借的?”
“侯爷,那来读多少人啊?”
“人数有两、三万就行了?”
“侯爷,就我一个人去吗?”
“不,你带着你原来的人,我再给你安排一些锦衣卫,还有凤阳也会出人跟随你一起去河南的?”
“好,侯爷,我知道了。”
“对了,红娘子,你叫什么名字?”
“侯爷,我的名字叫邢翠英,是长垣人。”
徐云紧接着有把阎应元叫了过来。
“阎大哥,你带着一部分锦衣卫,去谷城找高起潜,看看他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我给你一封信,见了他让他看看信?”
“侯爷,那你一路上可要小心了?”
“阎大哥,你放心吧,我没事的?”
徐云的计划基本上是好的,就是不知道中间执行的怎么样,他最不担心的是红娘子这边,最不放心的是谷城、郧县的事。
担心也没有用,徐云心里面悄悄地自己,他打算赶紧到应天府、苏州杭州走一趟,把那里的事情办完,顺便也吧钱的问题解决了。
宋应星不知道徐云的这些心思,他紧锣密鼓的开始张罗起来了。
“宋大人,我明天就要离开凤阳了,这里的事情你要办好,迁移来的那些人,具体分配到什么地方,包括他们居住的房子等,你都要过问?”
“侯爷,我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你就放宽心吧!我的能力有限,给你帮不上什么忙,但也不会拖你的后腿?”
“不,宋大人,不是拖我的后腿,是这件事关系到你自己的前程,你务必要小心从事,万万不可出现漏洞?”
“侯爷,我记住了,我会一件件都落实到位的?”
“好,宋大人,这就对了,只要把人稳住了,一切等到秋收后就会大吉的?”
“秋收?侯爷,你是说秋收后就没事了?”
“宋大人,不是没事了,是你的政绩那个报给皇上了,剩下的事情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宋应星不知道徐云为什么会这样说。
其实,徐云的打算非常简单,那就是穿越到现代,购买那些高产的种子,在凤阳这个地方试验。
成功了绝对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一亩地的产量几千斤,两百万亩下来那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虽然不敢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但起码可以解决一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