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春正月乙丑日,樊城被攻破,范天顺、牛富以身殉国。这一噩耗传来,整个朝廷为之震动,樊城的沦陷让南宋的边防局势变得更加严峻。癸未日,朝廷下诏评定安丰统制金文彪、朱文广、王文显、盛全等在氵戎河、古河、泉河、珉河等地的战功,并进行赏赐,对这些将士的英勇表现给予肯定和表彰,激励更多人为国效力。
二月甲申日,朝廷下诏,鄂州左水军统制张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追赠他为宁远军承宣使,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为承信郎,并在京湖地区为他立庙,赐庙额为“忠显”。张顺的壮烈牺牲,展现了南宋将士的忠勇,朝廷此举也是为了弘扬这种精神。甲午日,朱禩孙在安抚百姓、防御外敌方面,勇于担当,不辞艰难,朝廷下敕书对他进行嘉奖。丁未日,任命夏贵为检校少保,肯定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和贡献。庚戌日,吕文焕献出襄阳府,投降大元。这一事件对南宋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襄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的沦陷让南宋失去了重要的军事屏障。癸丑日,因朱涧寺的战功,对来归降的马宣、沿江都统王喜等一千五百七十余名将士进行赏赐,鼓励更多人投身抗敌。
三月庚申日,贾似道声称边境警报日益频繁,请求亲自督师以激励将帅。但朝廷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下诏没有同意。四川制司上奏:“最近出兵成都时,刘整的旧吏罗鉴从北方归来,呈上刘整的书稿一帙,其中有攻取江南的两条计策:其一为先夺取全蜀,蜀地平定后,江南便可平定;其二为清口、桃源是河、淮的要冲,应先在该地筑城,屯驻山东军以图进取。”皇帝看到这份奏报后,急忙下诏让淮东制司前往清口,选择有利地形筑城防备。叶梦鼎推辞右丞相之职,朝廷下诏不允许。庚午日,派遣金吾卫上将军阮思聪从平江、镇江及黄州巡视城池,凡是需要修缮、增建或更换的地方,要尽快逐条奏报,加强对边境城池的防御。丙子日,对来归降的方德秀补授成忠郎,栗勇、杨林、胡巨川补授保义郎,刘全补授承信郎。戊寅日,贾似道才奏报李庭芝的表章,称襄阳守将吕文焕以城降元。己卯日,加授昝万寿为宁远军承宣使,其原有职任不变。庚辰日,夏贵推辞免检校少保,朝廷不允许。壬午日,朝廷下诏设立机速房,旨在革除枢密院泄露军事机密、延误边境战报的弊端,提高军事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保密性。贾似道多次上疏请求亲自督师,朝廷下诏劝勉他留下。
夏四月,朝廷下诏褒奖在襄城死节的将士,右领卫将军范天顺追赠静江军承宣使,右武大夫、马司统制牛富追赠金州观察使,分别任命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承信郎,并赐予土地、金币抚恤他们的家人。甲申日,任命汪立信暂代兵部尚书、京湖安抚制置使、江陵府知府、夔路策应使、湖广总领,不允许他推辞。拨给二百万钱,供汪立信到任后犒劳军队。叶梦鼎请求退休,朝廷派官员劝勉他到都堂处理政事。辛卯日,任命赵溍为淮西总领兼沿江制置使、建康留守。下诏让黄万石入朝。壬辰日,朝廷下诏:“襄阳坚守六年,一朝沦陷,军民离散,朕痛心不已。今年的乾会节,取消集英殿宴会,将六十万钱拨给沿江制置使赵溍,用于江防御敌。”癸巳日,招信军知州陈岩请求担任祠禄官。朝廷下诏说:“此前边吏疏于防范,导致襄阳之难,将士们连年在外风餐露宿,边地百姓流离失所,朕深感痛心。你们这些统兵大臣负责一方军事,应亲自率领诸将,宣扬国威,对奋勇作战和畏缩不前的将士进行赏罚。你们这些守土之臣,拥有土地和百姓,应告诫国人,保固疆土。你们各位将领要果敢坚毅,齐心协力,各自率领军队,抗击敌人。现在朕颁布诸多诰令,你们要认真听从这些明确的训示,不要懈怠、怯懦,因循守旧。功劳大的有丰厚赏赐,若不能奋进,惩罚也绝不会徇私。此外,朝廷内外大小臣僚,若有才能见识卓越,明白防御策略、胸怀攻守谋略的,要秘密上奏,就如同端拱二年的制书规定,朕会虚心听取。”李庭芝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下诏让他入朝。壬寅日,朝廷下诏重新设置枢密院都统制、副都统制各一员,完善军事指挥体系。丁未日,任命高达为宁江军节度使、湖北安抚使、峡州知州。下诏忠州作为潜藩已升为咸淳府,刺史王达改授高州刺史。李庭芝推辞入朝,朝廷下诏给他祠禄官。己酉日,朝廷下诏:“南归的人若再有战功,给予优厚赏赐,杨春、薛聚成、陈君谟、周海、周兴各补授成忠郎,萧成、侯喜、丁甫、刘铸、郑归各补授承信郎。”任命夏贵兼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庚戌日,朝廷下诏汪立信在赏罚、调用等方面,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辛亥日,吕师夔上奏:“近日贾似道收到李庭芝的书信,告知臣叔父文焕以襄城投降,臣听闻后无地自容,一刻也无法安心。请求将经略安抚、转运、静江府的官印委托给次官保管,臣待罪听候命令,容臣回家探望父母,誓当奔赴前线,毁家纾难,以赎家门之罪,报答君父之恩。”朝廷下诏不允许。
五月乙卯日,任命黄万石暂代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浙西安抚使。四川制司朱禩孙上奏:“所管辖的诸县,除正式任命的文臣外,各郡属邑,允许本司不拘泥于外县,统一选拔任用文臣,以造福蜀地的百姓。”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丙辰日,庐州知州吕文福上奏:“堂兄文焕以襄阳投降,使我深感耻辱,有何颜面担任边防重任,请求免职回乡。”朝廷下诏不允许。吕师夔五次上疏请求罢免职务,朝廷下诏让他入朝。丁卯日,朝廷重申禁令,禁止奸民随意设立经会,私自创建庵舍,以逃避赋税徭役,保伍若包庇而未觉察,将连坐治罪。辛未日,刘雄飞请求退休。戊寅日,孝感县丞关应庚上书陈述边防二十件事,朝廷下诏授他为武当军节度推官兼司法,让京湖制司根据他的才能任用。庚辰日,马军司统制王仙过去在襄阳、樊城作战时陷阵被俘,如今又归来,朝廷特给他连升五级官职,充任殿前司正额统制,赐钱一万。平民林椿年等人上书陈述边防十几件事,朝廷下诏,凡是上书请求以丞相贾似道督视军事的,不予批准,其余建议交付机速房处理。
六月,刑部尚书兼给事中陈宜中进言,樊城溃败时,牛富死节的事迹尤为显著,但因他职位卑微,追赠抚恤比范天顺低一阶,未能满足众人的心意。朝廷下诏加赠牛富为宁远军承宣使,仍赐予土地、金币抚恤他的家人。前四川宣抚司参议官张梦发拜见贾似道,上书陈述三条危急对策,即镇守汉江口岸,在荆门军当阳界的玉泉山筑城,在峡州宜都以下连续设置堡砦,以安置流民,且守且耕,并呈上筑城的形势图。贾似道没有将此事上报朝廷,而是交给京湖制司审度是否可行,最终事情未能施行。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去年冬天调遣将士攻毁成都大城,今年春天在碉门作战,五月派遣统制杨国宝领兵到雅州,统领赵忠领兵到眉州,两路防御都有功劳,朝廷下诏让他详细上报将士出力的等级、姓名。吕文福称吕文焕是被人挟持,以襄阳投降并非出自他的本意。朝廷下诏让他与李庭芝先前的陈述进行比对审核后上报。李庭芝上表称:“以前在京湖时,来归降的吴旺等人详细讲述了吕文焕父子投降的情形,先交出城门钥匙,随即献出襄城,还陈述攻打郢州的计策,并请求亲自担任先锋。每个人的说法都相同,制司的文案记录可以证实,并非敢诬陷他人罪名。”朝廷下诏让吕文福努力捍卫边境,不要败坏家族声誉。京湖制司上奏:“去年冬天,探司总管刘仪、盛聪,总制赵铎,率领精锐部队到均州文龙崖立寨。吕文焕投降后,均城受到敌人攻击,知州刘懋偕同刘仪等人奋力抵御,辛劳有功。”朝廷下诏刘懋升为右武大夫、兼任左卫大将军,仍担任原职,刘仪添差为荆湖北路兵马钤辖,盛聪添差为鄂州兵马钤辖,各连升三级官职,将士连升两级官职。左藏东库蹇材望上书陈述边事,认为有七件事大可忧虑,五件事急需去做。但未得到朝廷回复。丙戌日,刘雄飞去世,朝廷特追赠一级官职。戊子日,京湖制司请求拨付器械,朝廷下诏让内军器库挑选锋利的兵器赐给他们,仍赠钱百万用于器械修缮。四川制置使朱禩孙称每月俸禄银总计万两,愿用来犒劳军队,以后每月不再领取。朝廷下诏正常俸禄不要推辞。己丑日,给事中陈宜中进言,请求对范文虎救援襄阳不力进行惩罚,朝廷下诏范文虎降一级官职、依旧担任安庆府知府。安南国进献地方特产,朝廷特赐金五百两、帛百匹,加强与安南国的外交关系。癸卯日,汪立信进言:“臣奉命出任地方长官,接见官吏百姓时,他们都痛哭流涕地诉说襄阳、樊城的灾祸,都认为是由范文虎及俞兴父子造成的。范文虎身为三衙长官,听闻危难却胆怯畏战,仅受到轻微处罚,他的侄子范天顺守节不屈,或许可以稍微弥补他的过错。俞兴本是平庸之辈,器量狭小,一心报复私仇,激成刘整之祸,流毒至今。他的儿子俞大忠带着大量钱财为父亲行贿,还妄图自己荣华晋升,如今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不足以平息天下人的愤怒,请求对他重判,这样人心才能振奋,事业才有希望。”朝廷下诏追毁俞大忠的出身凭证,将他除名,拘押到循州管制。汪立信又进言守阙进义副尉童明,襄阳城破后,脱身来归降,且曾在开州立功,请求连升四级官职。朝廷下诏特给他连升两级官职。
闰月辛亥日,朝廷命令殿前指挥使陈奕总统舟师,防备鄂州、黄州的江防,加强长江防线的军事力量。癸丑日,对来归降的郭珍补授成忠郎,张进、张春、张德林、向德成、王全、娄德、王兴各补授承信郎。丙辰日,朝散郎师显行进献《注皇朝文鉴》。前临安府司法梁炎午陈述攻守的五条要点,未得到朝廷回复。朝廷命令大理寺丞钟蜚英巡视沿江堡隘的兵船。戊辰日,叙州知州郭汉杰进言,马湖蛮王汝作、鹿巫蛮王沐丘,率领蛮兵五百余人协助官军、百姓、义兵在马湖据险抵御,立下战功。朝廷下诏赏赐汝作、沐丘金帛以及他们的部兵,各有不同。叙州总管曹顺的军队,凡是参与战斗的,催促上报立功等级。
秋七月丁亥日,暂代绍兴府节制紫城军义文荣鼎及将校赵居敬、丁福、孟青、蒲祥、白贵、史用、罗宜、王繁等九人,在成都战役中战死,朝廷各追赠官阶,仍任命他们的儿子为官,对他们的牺牲给予抚恤。癸巳日,达州知州赵章、开州知州鲜汝忠、渠州知州张资等收复洋州,这是南宋在军事上的一次胜利,鼓舞了士气。戊戌日,张珏等收复马騣山。
八月癸丑日,暂代均州知州徐鼎、总管盛聪在房州胡师峪、板仓作战。乙卯日,房州知州李鉴调遣暂代竹山县知县王国材、统制熊权、总辖马宗明,在落马坪、白羊山作战,朝廷下诏有关部门根据他们的功劳大小进行赏赐,激励将士英勇作战。
九月辛巳日,任命章鉴为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陈宜中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在嘉定乌尤山筑城,加强成都地区的防御。乙未日,任命洪焘为浙东安抚使。丙申日,任命黄万石为湖南安抚使,合理调配地方官员。
冬十月己酉日,对来归降的汪福、许文政各连升五级官职。癸丑日,镇巢军、和州、太平州诸将查文、李文用、孟浩等十一人,因射湖冈、万岁岭、后港及焦湖北岸的战功,都赐予爵位赏赐。癸亥日,打雷,在古代,特殊天象有时被视为上天的警示。四川制司上奏,何炎先前失去洋州,后调遣达州知州赵章等率领各部军兵、义兵收复;七月又收复洋州、吴胜堡两城,暂时檄令统辖谢益为洋州知州,总制赵桂楫为巴州知州,让他们负责吴胜堡的战守事务。此时因战功上奏朝廷,并且请求朝廷正式任命二州代理守臣,朝廷下诏正式授任。丁丑日,两淮制置使印应雷告老还乡,朝廷给他进两级官阶退休。任命李庭芝为两淮安抚制置使,赐钱二百万用于激励犒赏防备御敌的军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十一月壬午日,皇子被授为左卫上将军,封嘉国公。戊子日,泰州知州龚准派遣他的将领王大显等守卫水寨立下战功,又俘获百姓归还,朝廷下诏对水步两军将校凡是奋力作战的,各有不同的赏赐激励。甲午日,任命夏贵为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陈奕为沿江制置使兼黄州知州,吕文福为知阁门事。朝廷下诏听从李庭芝的请求,将淮东、西制置分为两司,随即命令李庭芝交割淮东事务,仍兼任淮西策应使。乙未日,任命夏贵为淮西安抚制置使,赐钱百万用于激励犒赏防备御敌的军队。李庭芝推辞淮西策应使一职,朝廷不允许。安丰军知州陈万率领舟师从城西大涧口抵达正阳城,遭遇元军,奋力作战,朝廷下诏表彰他的功劳。十二月甲子日,任命马廷鸾为浙东安抚使、绍兴府知府。丙寅日,暂代参知政事章鉴再次请求解除机要政务,朝廷不允许。丁丑日,沿江制置使所辖四郡夏秋遭受旱涝灾害,朝廷免除屯田租二十五万石,减轻百姓负担。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春正月壬午日,在鄂州汉口修筑堡垒,这是加强军事防御的重要举措,旨在巩固鄂州的战略要地,抵御外敌入侵。权总制施忠、部将熊伯明、泰州知州龚准因在天长县东横山、秦潼湖、青蒲口等地立下战功而受到赏赐,他们的英勇表现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嘉奖,这也激励着更多将士为保卫国家奋勇作战。戊子日,江万里因生病辞去职务,朝廷下诏他依旧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提举洞霄宫,虽离开实际政务岗位,但仍保留较高的荣誉职位。乙丑日,任命留梦炎为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负责湖南地区的治理和军事安抚工作。庚寅日,在鄂州沌口西岸修筑堡垒,进一步完善鄂州周边的防御体系。京湖制司上奏,襄阳勇信中军钤辖吴信曾跟随吕文焕降元北去,如今带着妻子儿女冒险归来。朝廷下诏让吴信入朝,同时命令京湖制司抚恤他的家人,体现了朝廷对归来人员的关怀和接纳。丙申日,江东沙圩的租米,因咸淳九年遭受水灾,朝廷下诏减免十分之四,减轻受灾百姓的负担。乙巳日,天空下起尘土,在古代,这种异常现象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引发人们对局势的担忧。
二月己酉日,任命赵顺孙为福建安抚使,负责福建地区的军政事务,维护当地的稳定与安全。辛酉日,朝廷下诏,各制置司长官在就任时晋升所享受的恩遇,包括告命、衣带、鞍马等赏赐,阁门不得派人索要厚礼,以免失去优待制臣的本意,违反者将受到刑罚,旨在规范朝廷赏赐流程,防止官员借机索贿。
三月己卯日,朝廷免除郡县侵占亏欠义仓的七十四万八千余石米,这一举措有助于恢复义仓的储备功能,保障灾年对百姓的救济。
夏四月乙卯日,皇子赵昺被授为左卫上将军,进封永国公,提升了皇子的地位。朝廷下诏赏赐沿江都统王达、黄俣在黄连寺作战的功劳,激励将士英勇作战。戊午日,任命吕文福为常德、辰、沅、澧、靖五郡镇抚使、沅州知州,委以地方重任。辛酉日,朝廷下诏赏赐光州守陈岩、路分李全、许彦德、总管何成、路钤仰子虎等在牛市畈、丁家庄的战功,对他们的功绩给予肯定。乌苏蛮王前往云南元军军营归降大元,这一事件反映出南宋周边局势的变化,边疆形势愈发严峻。
五月丁亥日,任命高世杰为湖北安抚副使兼岳州知州,总统出戍军马,加强湖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辛丑日,马廷鸾推辞观文殿大学士、绍兴府知府、浙东安抚使的职务,朝廷下诏不允许,期望他能继续承担起浙东地区的治理职责。壬寅日,张珏上表请求在马騣、虎头两山筑城,或者先修筑其中一座,以便占据险要地势,提升防御能力。
六月戊午日,朝廷拿出二万两银,命令寿春府筹备边防事务,增强寿春府的军事防御实力。
秋七月壬午日,汪立信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希望他能继续为朝廷效力。癸未日,皇帝在福宁殿驾崩,留下遗诏让太子即皇帝位。甲申日,台臣弹劾内医蔡幼习,朝廷下诏削去他五级官阶,将他发配到五百里外的州军居住,他的两个儿子也一并罢免阁门职务,对失职官员进行惩处。
八月己酉日,为去世的皇帝定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为度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正月壬午日,将度宗安葬在永绍陵。
史官评论道:宋朝到理宗时期,疆土日益缩小,贾似道把持国家大权。度宗继承皇位后,虽然没有重大的失德行为,但却对权奸拱手相让,国家衰败日益严重。考察当时的形势,若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怎能振兴衰败的国势呢!气数有定,宋朝国运不久便终结,度宗没有在自己在位时亡国,也算是一种侥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