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卷一百七十三·宋恭帝纪

瀛国公赵㬎,是度宗皇帝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全皇后。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九月己丑日,赵㬎在临安府的皇宫大内出生。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十一月,他被授予左卫上将军的官职,并被封为嘉国公。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癸未日,度宗皇帝驾崩。赵㬎奉遗诏在度宗的灵柩前即位,当时他年仅四岁,由谢太后临朝听政并发布诏令。甲申日,赵㬎的兄长赵昰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吉王,增加食邑一千户;弟弟赵昺被任命为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信王,同样增加食邑一千户。朝廷还下令平章贾似道依照文彦博的旧例,单独分班向皇帝问安起居。丙戌日,给皇太后上尊号为寿和圣福太皇太后,皇后则被尊称为皇太后,同时又下诏将皇帝赵㬎的生日定为天瑞节。戊子日,命令临安府赈济周济贫苦百姓,展现出对民生的关怀。辛卯日,任命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江陵府知府,委以重要的军政职责。壬寅日,下诏抚慰边疆三边的将士,鼓励州郡举荐那些德才兼备却未被任用的人才,同时免除浙西安抚司、两浙转运司、临安府正在追讨的赃款和赏钱,还下诏征求臣民的意见,期望能广纳良策。

八月甲辰日,向老臣江万里、叶梦鼎、马廷鸾、留梦炎、赵顺孙、王爚征求意见建议。李庭芝修筑清河城,并将相关图纸上奏朝廷,朝廷下诏给李庭芝晋升一级官阶,对将士们进行慰劳,要求列出立功人员名单给予赏赐。加任鄂州知州李雷应守军器监,太平州知州孟之缙为尚书兵部员外郎,江州知州钱真孙为直宝章阁,镇江军知军洪起畏为直敷文阁。癸丑日,天降大雨,天目山发生崩塌,洪水汹涌流淌,安吉、临安、余杭等地百姓溺亡者不计其数,这场灾难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痛。甲寅日,太皇太后因为年老不能到正殿处理政务,便下令暂时将慈元殿作为后殿。辛酉日,建造度宗皇帝的宗庙。戊辰日,任命全清夫为昭信军节度使,谢堂为检校少保,谢垕为保康军节度使。马廷鸾请求退休回乡,朝廷下诏催促他赴任履职。

九月丁丑日,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王爚请求退休,朝廷下诏不批准。戊寅日,调拨粮食赈济遭受水灾的余杭、临安两县百姓,由于余杭受灾严重,又再次拨给米二千石。己卯日,贾似道请求免除对皇帝答拜的礼仪,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辛巳、壬午两日,对文武举士人进行复试。癸未日,大元的军队在襄阳大规模集结,局势变得紧张起来。丙戌日,丞相伯颜率领一支军队奔赴郢州,元帅唆都率领一支军队进入淮地,翟招讨率领一支军队进攻荆南。丁亥日,大元军队逼近郢州。戊子日,免除遭受水灾州县今年的田租,以减轻百姓的负担。甲午日,首次开设经筵讲学。丁酉日,天瑞节当天,免征临安府公私房屋租赁钱十日。赐予夏贵金符十三枚、银符一百枚,用于激励有奇功的将士。己亥日,对正奏名进士进行考试,赐王龙泽以下不同等级的出身。壬寅日,西方出现一颗星星,形状弯曲如同蚯蚓。复州副将翟国荣遭遇大元军队,在烂泥湖交战,不幸战死,他的牺牲令人惋惜。同时,闽中地区发生旱灾。

冬十月丙午日,达州知州赵章收复洋州,被加封为右骁骑尉中郎将。大元军队攻破渠州礼义城,知州张资自杀殉国,他的坚守和壮烈令人敬佩。丁未日,饶州平民董声应进献《诸史纂约》《兵鉴》《刑鉴》,朝廷下诏让董声应担任史馆编校文字一职。癸丑日,为度宗皇帝定谥号。广西经略司代理参议官邢友龙攻打潮州、漳州的贼寇,成功将其击败。乙卯日,下令州县推行义田、义役制度。丁巳日,邢友龙以下的各位将领分别按不同等级转官。大元军队进攻郢州,都统制张世杰奋力抵抗,大元军队随后离去,经由藤湖进入汉水流域。戊午日,郢州副都统赵文义在全子湖追击敌军时战死,朝廷抚恤他的家人。庚申日,追赠翟国荣为复州团练使,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为官,并在复州为他建立庙宇。壬戌日,拨出一百万钱给郢城屯驻戍守的将士。甲子日,下诏将明年定为德祐元年。乙丑日,任命章鉴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陈宜中为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大元军队进攻沙洋城,京湖宣抚司派遣总管王虎臣前往救援。丙寅日,沙洋城被攻破,王虎臣与守隘官王大用都被敌军俘虏。此时荧惑星侵犯镇星,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大元军队抵达新城。戊辰日,总制黄顺出城投降。己巳日,副总制仁宁出城投降。都统制边居谊奋力作战,城破后自焚而死,他的忠义令人赞叹。复州知州翟贵献城投降。闽中地区发生地震,给当地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十一月癸酉日,再次任命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丁丑日,命令沿江制置使赵溍巡视长江并进行策应,赐给他一百万钱用于激励战功。戊寅日,马廷鸾极力推辞浙东安抚使、绍兴府知府的职务,朝廷下诏让他依旧以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提举洞霄宫。追赠赵文义为清远军节度使,与他的兄长威武军节度使赵文亮一起在扬州建立庙宇,赐庙名为传忠。庚辰日,任命陆秀夫为淮东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壬午日,削减诸班直中超出名额的人员。癸未至乙酉日,对特奏名的士人进行复试。丙戌日,任命王爚为左丞相,章鉴为右丞相,二人都兼任枢密使。贾似道从九月开始请求任命左右丞相,到此时朝廷终于同意。任命张晏然兼任京湖、四川宣抚司参议官。己丑至庚寅日,继续对特奏名的士人进行复试。壬辰至癸巳日,如同之前一样进行复试。甲午日,清查王公贵族府邸、外戚以及御前寺观的田地,下令他们缴纳租税。丁酉日,加封安南国王陈日煚为宁远功臣,他的儿子陈威晃为奉正功臣。

十二月癸卯初一,命令建康府、太平州、池州赈济因躲避战乱而从淮地逃来的百姓。因为天气严寒,对京湖及沿江戍守的将士进行慰问赏赐。甲辰日,下诏淮西四郡遭受水旱灾害,去年屯田未缴纳的租税不再征收。丁未日,提举兴国宫吕师夔请求在江州招募士兵,朝廷下诏让江州知州钱真孙一同招募,尚书省拨给钱和米作为费用。癸丑日,大元军队进攻阳逻堡,夏贵率兵坚守,武定军都统制王达战死沙场。乙卯日,大元军队在夜间派遣偏师趁着大雪渡过青山矶。丙辰日,都统程鹏飞在激战中遭受重创,退回鄂州,都统高邦宪屯驻在马家渡,弃舟而逃,被敌军俘虏。大元军队再次在阳逻堡进攻夏贵,都统制刘成率领定海水军战死。夏贵战败后,沿江放纵士兵大肆抢掠,随后退回庐州。朱禩孙率兵到达鄂州,听闻鄂州兵败的消息后,连夜逃奔江陵府。己未日,代理汉阳军知军王仪献城投降。吕文焕率领元军进攻鄂州。庚申日,程鹏飞和代理鄂州守将张晏然献城投降。幕僚张山翁坚决不屈服,众将想要杀了他,丞相伯颜说:“这是位义士,放了他。”朝廷下诏钱塘、仁和两县年龄在七十至九十岁以上的百姓,赐予布帛以及酒和米。癸亥日,下诏贾似道都督各路军马,任命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各路军队,贾似道所征辟的属官都可以先任命后上奏。下诏天下各地起兵救援朝廷。甲子日,起用李芾为湖南提刑。乙丑日,任命高达为湖北制置使兼安抚使、江陵府知府。朝廷下诏:“边疆军费开支浩大繁多,百姓负担沉重困苦,那些皇亲贵戚、僧道之人,田地连片,却安居享受,有关部门要核查他们的田租并进行征收。”追赠王达为清远军承宣使。庚午日,度宗皇帝的灵柩出发运往浙江,准备等潮水上涨后过江,然而潮水延误了时间,直到傍晚都没有到来。程鹏飞率领元军进攻黄州,黄州知州陈奕派人到寿昌军请求投降。李庭芝率兵前来救援朝廷。辛未日,命令州郡节制途经驻扎的军队。

德祐元年(1275年)春正月癸酉初一,大元军队攻入黄州。甲戌日,陈奕派人前往蕲州劝降,同时在安东州招降自己的儿子陈岩。丁丑日,蕲州知州管景模派人到黄州请求投降。戊寅日,朝廷下诏让浙东的官邸拿出粮食,减价卖给百姓。壬午日,将度宗葬于永绍陵。大元军队进入蕲州。癸未日,贾似道任命吕师夔暂代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负责中流调度。乙酉日,任命陈宜中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吕师夔、钱真孙派人到蕲州请求投降。丙戌日,大元军队夺取江州。安东州知州陈岩趁夜逃走。邳州投降。寿昌军知军胡梦麟将治所寓于江州,丁亥日,自杀身亡。戊子日,南康军知军叶阊派人到江州请求投降。贾似道出兵。德安府知军来兴国献城投降。夔路安抚使张起岩与其将领弋德攻打开州,收复了开州。己丑日,安庆府知军范文虎派人带着酒食到江州迎接元军。乙未日,将度宗神主附祭于新宫。任命孙虎臣为宁武军节度使。戊戌日,赦免京畿地区罪犯。池州都统张林派人到江州请求投降。大元军队进入安庆,范文虎投降,通判夏椅服毒自尽。当月,达州知州鲜汝忠献城投降。

二月癸卯日,贾似道任命宋京为都督府计议官,派他前往大元军中。甲辰日,任命黄万石为江南西路制置使,加授湖北制置副使高达检校少保。庚戌日,大元军队进入池州,代理知州赵卯发上吊自杀。宋京到元军军营,请求称臣、进奉岁币,未获同意后返回。辛亥日,追赠刘成清远军承宣使。乙卯日,五郡镇抚吕文福派所部淮兵前来保卫朝廷,朝廷下诏褒奖。丙辰日,下诏慰劳贾似道,命令都督府每年举荐改官之事依照史嵩之旧例。己未日,加授张起岩福州观察使,弋德以下各晋升五官。庚申日,孙虎臣与大元军队在丁家洲交战,战败,逃奔鲁港,夏贵未战先逃。贾似道、孙虎臣乘单船逃奔扬州,各路军队全部溃败,翁应龙带着都督府大印逃奔临安。壬戌日,大元军队夺取饶州,知州唐震战死。前宰相江万里投水自尽,通判万道同献城投降。沿江制置大使赵溍、镇江府知军洪起畏、宁国府知军赵与可、隆兴府知军吴益都弃城逃走。和州知州王喜献城投降。建康都统翁福出城迎接大元军队。甲子日,大元军队抵达临江军,百姓全部离去,知军鲍廉战死。贾似道上书请求迁都。乙丑日,让公卿们一起商议此事,王爚称自己不能参与大计,于是离去。张世杰带兵保卫临安,路过饶州时,收复饶州,其将领谢元、王海、李旺、袁恩、吕再兴全部战死。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救援朝廷。丙寅日,任命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赣州知州,催促他前来保卫临安。下诏招募士兵。任命谢堂为两浙镇抚使,谢至为保宁军节度使,全永坚、谢垕并为检校少保。戊辰日,征调两浙、福建各郡一半厢禁兵前来保卫临安。湖南提刑李芾带兵救援朝廷。江阴军知军郑<立需>弃城逃走,无为军知军刘权、太平州知军孟之缙都献城投降。己巳日,大元军队攻打嘉定九顶山,都统侯兴战死。任命陈宜中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曾渊子为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临安府知府,文及翁为签书枢密院事,倪普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召王爚为浙西、江东宣抚招抚大使,让他留在京师,以备咨询。送大元国信使郝经等人回国。庚午日,加授夏贵开府仪同三司,命令他带领所部军队保卫临安。命令地方长官给过往的兵民提供钱米,一切都不征税。应被编配、拘锁的人,除伪造纸币、强劫盗放火的人外,其余全部释放。免除浙西公田拖欠的米粮以及各处现被监禁的赃物,各位被贬谪的文武官员,都允许自由行动并恢复官职,放还参与管理民政。加授张珏宁远军节度使,昝万寿保康军节度使,张世杰和州防御使,命令他们带兵保卫临安。陈宜中请求诛杀贾似道,朝廷下诏罢免贾似道平章、都督之职,给予祠禄官之位。赵与可被除名,命令临安府将其逮捕查办。招抚贾似道溃败的士兵。辛未日,右丞相章鉴逃走。

三月壬申初一,下诏恢复茶盐市舶法。贾似道各种不体恤百姓的政策,依次废除,将公田交给佃主,让他们率领租户当兵。殿前指挥使韩震请求迁都,陈宜中将其杀死。韩震所部士兵叛乱,攻打嘉会门,向皇宫发射火箭,朝廷急忙派兵抓捕,叛乱士兵都逃散了。癸酉日,都统徐旺荣迎接大元军队进入建康府,镇江统制石祖忠到建康请求投降。命令浙西提刑司准备差遣刘经戍守吴江,两浙转运司准备差遣罗林、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戍守独松关,山阴县丞徐垓、正将郁天兴戍守四安镇,起用赵淮为太府寺丞,戍守银树东坝。湖北安抚司计议官吴继明攻打通城县,收复该城,抓获县令返回。派使者召章鉴回朝。甲戌日,任命贾似道为醴泉观使。大元军队抵达无锡县,知县阮应得出战,全军覆没,阮应得投水自尽。下诏派兵戍守吴江。乙亥日,派兵戍守独松岭、铜岭。下诏晓谕吕文焕、陈奕、范文虎,让他们沟通和议、停止战争。任命王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闽中地区再次发生强烈地震。丙子日,下诏责备自己。任命陈宜中为特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罢免章鉴官职,给予祠禄官之位。侍御史陈过请求流放贾似道并惩治其党羽翁应龙等人,未等回复就离去。监察御史潘文卿、季可请求听从陈过的请求,于是命令逮捕翁应龙下临安府监狱。罢免廖莹中、王庭、刘良贵、游汶、朱浚、陈伯大、董朴。责令洪起畏在镇江效力赎罪。丁丑日,滁州知州王应龙献城投降。己卯日,杖责翁应龙,将其刺配吉阳军。命令王爚、陈宜中共同都督各路军马。加授吕文福福州观察使。庚申日,追赠唐震为华文阁待制。削去万道同三级官职,罢免他。壬午日,恢复吴潜、向士璧官职。常州知州赵与鉴听说元军到来后逃走,常州百姓钱訔献城投降。甲申日,大元军队抵达西海州,安抚使丁顺投降。乙酉日,东海州知州施居文向西海州请求投降。平江府知州潜说友、通判胡玉、林镗献城投降。加授张世杰保康军承宣使,总管都督府各路军队。丙戌日,广德军知州令狐概献城投降。将浙西提点刑狱司迁到平江府。张世杰派其将领阎顺、李存进军广德,谢洪永进军平江,李山进军常州。丁亥日,张德以下各有不同程度的转官。追赠谢元等十人官职。有两颗星在天空争斗,不久,一颗星陨落。己丑日,滁州人抓住王应龙送到扬州,将其杀死。加授吕文福保康军承宣使,催促他前来保卫临安。吕文福到饶州后,杀死使者,进入江州投降大元。庚寅日,左司谏潘文卿、右正言季可、同知枢密院曾渊子、两浙转运副使许自、浙东安抚王霖龙相继逃走。签书枢密院文及翁、同签书枢密院倪普暗示御史台官员弹劾自己,奏章还未呈上,就急忙出关逃走。安东州知州孙嗣武献城投降。天降尘土。辛卯日,命令在京文武官员都晋升两级官职,那些背叛官职逃走的人,命令御史台察觉并上报。阎顺在安吉县作战,收复凤平。张濡的部下在独松关杀害大元使者严忠范,将廉希贤抓到临安,廉希贤受重伤而死。壬辰日,岳州安抚使高世杰驻军洞庭湖,大元军队攻打他,高世杰投降。癸巳日,攻打岳州,总制孟之绍献城投降。甲午日,下诏褒奖张世杰、阎顺,各位将领各有不同程度的转官。乙未日,免除安吉县今年夏田租税,有战死的人,县令、县丞抚恤其家属。丙申日,顾顺攻打广德军,收复该城。任命陈合为签书枢密院事。丁酉日,追赠边居谊为利州观察使。戊戌日,赦免边城投降将领的罪行,能够自拔归来的予以录用,收复一州的授予知州之职,收复一县的授予知县之职,所部僚吏、将卒以及有立功表现的土豪同样给予赏赐。罢免章鉴祠禄官并剥夺宰辅的待遇,曾渊子削去两级官职,剥夺执政的待遇,陈过、陈坚、徐卿孙各削去两级官职,剥夺侍从的待遇。赵与鉴追夺两级官职并罢免,遇赦也永不录用。罢免许自、王霖龙。命令淮东制置司使用标由。庚子日,将淮东总领所迁到江阴军。加授吴继明阁门宣赞舍人。

四月壬寅初一,追赠赵卯发为华文阁待制。将陈过贬到平江府。雄江军统制洪福率领众人收复镇巢军。甲辰日,追赠江万里为太师,谥号文忠,朝廷停止上朝两天。乙巳日,大元军队进入广德县,知县王汝翼与寓居当地的官员赵时晦率领义兵在战斗山作战,路分孟唐老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战死,王汝翼被抓获,押解到建康后死去。追赠王大用三级官职,追赠王虎臣两级官职,授予他的两个儿子官职。丙午日,大元军队攻破沙市城,都统孟纪战死,监镇司马梦求上吊自杀。戊申日,京湖宣抚使朱礻异孙、湖北制置副使高达献江陵城投降,京湖北路相继被元军攻下。张起岩带兵据守飞山。己酉日,命令刘师勇戍守平江府。辛亥日,顾顺等各位将领各晋升三级官职,追赠孟唐老三级官职。壬子日,任命高斯得为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总统张敏与大元军队在丰城交战,战死。癸丑日,追赠他五级官职,授予他的一个儿子官职。追赠阮应得十级官职。乙卯日,任命福王与芮为武康、宁江军节度使、绍兴府知府。丙辰日,王爚来到朝廷,命令他按照文彦博旧例,除了上朝参拜、起居外都免除跪拜。以枢密副使的职位征召夏贵带兵保卫临安。丁巳日,总制霍祖胜攻打溧阳县,收复该城。戊午日,追赠张资眉州防御使,追赠侯兴复州团练使。乙未日,文及翁、倪普都削去一级官职,剥夺执政的待遇;潜说友削去三级官职,剥夺侍从的待遇。庚申日,令狐概被除名,发配到郁林州牢城,抄没他的家产。金坛县知县李成大率领义局官、含山县尉胡传心、阳春主簿潘大同、濠梁主簿潘大楍、进士潘文孙、潘应奎攻打金坛县,夺取该城。镇江统制侯岩、县尉赵嗣滨又帮助大元军队前来交战,李成大的两个儿子以及潘大同等都战死,抓住李成大后离去。壬戌日,大元军队攻打真州,知州苗再成、宗室子弟赵孟锦率兵在老鹳觜大战。癸亥日,加授思州知州田谨贤、播州知州杨邦宪同为复州团练使,催促他们带兵保卫临安。有一颗大星从心宿东北方向流入并消失。乙丑日,火星侵犯天江星。提举太平兴国宫常楙请求立济王的后代。丁卯日,加授李庭芝参知政事。戊辰日,下诏宜兴、溧阳的民兵助战有功,特别免除他们今年的田租。江阴百姓遭受兵祸,他们的田租也不收取。庚午日,大元军队到达扬子桥,扬州都拨发官雷大震出战战死。当月,常德、鼎、澧都投降了。

五月辛未初一,命令宰相执政每天到朝堂处理政事。旌德县城守卫有功,免除该县百姓今年的田租。癸酉日,大元军队到达宁国县,知县赵与<禾唐>出战战死。甲戌日,淮安总制李宗荣、庆远府知府仇子真带兵前来救援朝廷。乙亥日,加授苗再成濠州团练使,赵孟锦为扬州都统司计议官。任命洪福为镇巢军知军。丁丑日,下诏赵溍统领军民船只屯驻江阴。刘师勇攻打常州,收复该城,抓获安抚使戴之泰,司户赵必佮、总管陆春战死。戊寅日,淮东兵马钤辖阮克己带兵前来救援朝廷,加授左骁骑中郎将。己卯日,赐婺州处士何基谥号文定,授予王柏承事郎。加授张珏检校少保、四川制置副使、重庆府知府。庚辰日,追赠雷大震为保康军节度使。辛巳日,加授刘师勇濠州团练使,他的将领刘圭以下各有不同程度的转官。戊子日,追赠潘大同等官职,其余有功的人都晋升两级官职。辛卯日,将潜说友贬到南安军,将吴益贬到汀州,同时抄没他们的家产。罢免李珏官职,送到婺州。抄没吕文焕、孟之缙、陈奕、范文虎的家产。甲午日,饶州、信州发生饥荒,命令百姓缴纳粮食补授官职。罢除市舶分司,命令通判负责舶务之事。淮东、淮西的官民兵各晋升一级官职。丙申日,下诏张世杰、张彦、阮克己、仇子真分四路出兵,派使者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各皇陵、宫观。己亥日,犒劳军队。吴继明收复蒲圻、通城、崇阳三县,加授带行带御器械、代理鄂州知州,命令他选择险要之地作为代理治所。追赠鲍廉为直华文阁,授予他的一个儿子官职;追赠赵与<禾唐>为直华文阁。

六月庚子初一,发生日食,食尽时,白天昏暗如同黑夜。昝万寿率嘉定以及三龟、九顶、紫云城投降。叙州知州李演带兵救援嘉定府,随后解围返回,在羊雅江交战,兵败被俘。辛丑日,太皇太后下诏削去尊号中的“圣福”二字以回应上天的警戒。恢复魏克愚官职,太学生萧规、唐棣一并补授承信郎。嘉兴府知府余安裕因听说有战事就请求离去,还写信给朝中,言语涉及不恭敬,削去一级官职,送到徽州。徐卿孙削去一级官职,贬到吉州。命令侍从官以上每人举荐才能堪当文武之职的五人,其余朝廷大臣每人举荐三人,即使是在被贬谪之列的人,也允许举荐。丙午日,王应麟说:“开庆年间的灾祸,始于丁大全,请求凡是丁大全的党羽,在被贬谪之列的都不要宽恕。”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己酉日,免除广德军今年的田租以及各郡县未缴纳的纲解。王应麟缴还章鉴、曾渊子的录黄,说韩震叛逆,这两人实际上庇护了他;并且曾渊子庇护翁应龙致使他逃脱惩罚,还曾经窃取府库钱财后逃走。庚戌日,命令削去章鉴一级官职,放归乡里,曾渊子再削去一级官职,迁到吉州,诛杀翁应龙,抄没他的家产。辛亥日,进行铨试。甲寅日,留梦炎入朝,王爚请求让留梦炎为相,自己请求以经筵官身份备顾问,陈宜中请求让留梦炎为相,自己请求担任祠禄官,下诏两位丞相不要借此寻求悠闲。任命王爚为平章军国重事,一月两次参加经筵,五日上朝一次;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各路兵马;留梦炎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各路兵马。乙卯日,下诏征求意见。叙州知州郭汉杰献城投降。丙辰日,清理判决在京的罪犯。免除引见。戊午日,泸州知州梅应春献城投降。己未日,任命李庭芝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庚申日,富顺监知监王宗义献城投降。王应麟再次缴还曾渊子贬到吉州的录黄,癸亥日,将曾渊子贬到韶州。丙寅日,吴继明等各位将领各有不同程度的转官。丁卯日,朱礻异孙被除名,抄没他的家产。

秋七月庚午初一,江西制置使黄万石将治所迁到抚州,朝廷下诏让他回到隆兴府。辛未日,张世杰各路军队在焦山下交战,战败。甲戌日,将贾似道迁徙到婺州,廖莹中被除名贬到昭州,王庭被除名贬到梅州,将曾渊子迁徙到雷州。宁国县官吏杨义忠率领义兵出战战死,乙亥日,追赠武功大夫。丁丑日,将贾似道迁徙到建宁府。金星进入东井星区。庚申日,加授高邮军知军褚一正为阁门宣赞舍人,怀远军知军金之才为带御器械,安淮军知军高福为阁门祗候,泗州知州谭与为阁门宣赞舍人,濠州知州孙立为右卫大将军,以奖赏他们守边的功劳。壬午日,金星在白天出现。下诏饶州遭受兵祸,令免今年田租。路钤刘用调兵进入靖州,靖州知州康玉劫掠这些士兵,通判张起岩进入靖州杀死康玉,收复靖州。癸未日,拘收内司局的钱财用来犒饷士兵。丙戌日,命令暂且收购公田今年的租粮,每石租粮给佃主十贯钱,给种户十贯钱,镇江、常州、江阴遭受兵祸的地方不收购。庚寅日,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副使、贬到循州,抄没他的家产。收购浙西官邸、寺观田地所产米粮的十分之三。追复皮龙荣官职。监司、郡守逃避职责不立即到任的,命令御史台察觉并上报。辛卯日,王爚的儿子唆使京学生刘九皋等在宫阙下上书说:陈宜中独揽大权,党附贾似道,庇护赵溍、潜说友,让门客子弟私下打通关节,他误国的程度将甚于贾似道。陈宜中离去,朝廷派四批使者召他回来,他都不回来。谢堂请求罢除两浙镇抚司,朝廷不答应。张世杰请求增派军队,没有得到回复。壬辰日,将刘九皋等下临安监狱,罢免王爚为醴泉观使。癸巳日,任命夏贵为扬州知州,朱焕为庐州知州。甲午日,派使者召陈宜中回朝。乙未日,任命陈文龙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婺州通判张镇孙听说有战事就逃走,罢免他的官职。将胡玉贬到连州、林镗贬到韶州,一并除名。沿江招讨大使汪立信去世。丙申日,削去李珏两级官职、贬到潮州。因为开庆年间的兵祸,追究史嵩之的罪责,剥夺他的谥号。戊戌日,派使者召陈宜中回朝。

八月己亥初一,总制毛献忠率领衢州的军队前来保卫临安。辛丑日,清理判决临安府的罪犯。壬寅日,右正言徐直方逃走。加授夏贵枢密副使、两淮宣抚大使,李芾湖南镇抚大使。总制戴虎攻破大南砦,晋升三级官职。加授张起岩为太府寺丞、靖州知州,刘用以下立功的人各有不同程度的转官。大元军队驻扎在巴陵县黄沙。乙巳日,吴继明收复平江县。戊申日,考试太学上舍生。己酉日,拘收阎贵妃集庆寺、贾贵妃演福寺的田地还给安边所。庚戌日,刘师勇攻打吕城,攻破该城。癸丑日,恢复《嘉定七司法》。丁巳日,派使者召陈宜中回朝。加授张世杰为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总管都督府各路兵马。戊午日,加授刘师勇和州防御使。火星侵犯南斗星。赵淇被任命为大理少卿,王应麟封还录黄,说过去内外官员用宝玉献给贾似道,赵淇兄弟最为突出,己未日,于是罢免赵淇的任命。甲子日,任命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平江府知府。乙丑日,扬州的文武官员晋升两级官职。加授吴继明为湖北招讨使,朱旺等各位将领各晋升三级官职。

九月己巳日,陈宜中被授予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左司谏陈景行请求让讲官坐着讲学并陪宿当值,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辛未日,加授田谨贤福州观察使,杨邦宪利州观察使,催促他们前来保卫临安。己卯日,陈宜中请求担任海防之职,朝廷不答应。辛巳日,在明堂举行祭祀,大赦天下。李成大被俘后,不屈而死,壬午日,追赠五级官职。丙戌日,任命文天祥为都督府参赞官,总领三路兵马。会稽县尉郑虎臣押送被贬的贾似道到贬所,到漳州时,将贾似道杀死。大元军队到达泰州,泰州知州孙虎臣自杀,庚寅日,追赠太尉。免除靖州今年的田租。辛卯日,将李珏迁徙到梧州。乙未日,刘良贵再削去两级官职、贬到信州。张彦与大元军队交战失败被俘,献城投降。

冬十月己亥日,加授张世杰沿江招讨使,刘师勇福州观察使,总统外出戍守的军队。壬寅日,陈宜中回来。癸卯日,玉牒殿发生火灾。丁未日,任命留梦炎为左丞相,陈宜中为右丞相,一并兼任枢密使、都督。修筑临安城。辛亥日,任命张世杰为沿江制置副使兼江阴军知军兼浙西策应使。丁巳日,金星与土星会合。戊午日,领户部财用常懋、中书舍人王应麟请求立济王的后代。追赠夏椅为直秘阁。征召绍兴府处士陆应月为史馆编校文字。壬戌日,大元军队从建康出发,参政阿刺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右军从四安镇出发,奔赴独松关,参政董文炳、范文虎率领左军从长江进入,到达江阴军,丞相伯颜率领中军进入常州。火星侵犯垒壁阵星。癸亥日,张全、尹玉、麻士龙救援常州,麻士龙在虞桥战死,张全逃奔五牧。朱焕到达庐州,夏贵不让他进入。朱焕返回,朝廷又任命他为淮东制置副使。陈合因藏匿廖莹中家的资产获罪,剥夺执政的待遇。甲子日,尹玉在五牧作战,战死,张全不战而逃。丙寅日,催促赵溍、赵与可、郑<立需>所招募的士兵。下诏朝廷内外官员有熟悉兵略的,各自把相关的书呈上。当月,李世修献江阴投降。

十一月丁卯初一,铜关将领贝宝、胡岩起攻打溧水战死,追赠贝宝为武翼郎,胡岩起为朝奉郎。庚午日,任命陈文龙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黄镛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命令各制置司各自举荐才能堪当将帅的十人,不限于是偏将还是士兵,如不在军中的人,允许投书自荐。辛未日,起居舍人曾唯辞官不被允许,离去。癸酉日,追赠尹玉濠州团练使、麻士龙高州刺史,免除张全、朱华临阵退师的罪责。丁丑日,下诏被俘的将士能率领众人归来的,按照人数补授官职,能立功的授予符节斧钺;各位将领以下的官员,按照所招纳的人数多少进行奖赏。戊寅日,大元军队攻破广德军。己卯日,攻破四安镇,正将胡明等战死。召文天祥前来保卫临安。辛巳日,曾唯削去一级官职免职。金星侵犯房星。壬午日,大元军队到达隆兴府,黄万石放弃抚州逃走,转运判官刘槃献隆兴府投降。癸未日,大元军队攻破兴化县,兴化县知县胡拱辰自杀。甲申日,中书舍人王应麟辞免兼任给事中,不被允许。大元军队到达常州,招降但常州方面不听从,攻打两天后,攻破常州,屠杀城中百姓。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炤、都统王安节都战死,刘师勇突围逃奔平江。乙酉日,将宜兴县改为南兴军。礼部侍郎陈景行辞官不被允许,离去。丙戌日,追赠济王为太师、尚书令,进封为镇王,谥号昭肃,命令福王与芮选择后代奉祀,赐田一万亩。丁亥日,独松关告急,催促文天祥前来保卫临安。戊子日,征调民兵出去守卫余杭、钱塘。己丑日,独松关被攻破,冯骥战死,张濡逃走,相邻的县邑望风而逃。平江府通判郑畴逃走,庚寅日,通判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派人到常州迎接投降。辛卯日,大元军队奔赴抚州,都统密佑在璧邪迎战,兵败,战死。癸巳日,任命张世杰为浙西制置副使兼平江府知府。甲午日,代理礼部尚书王应麟逃走,黄万石带兵逃到建昌军。乙未日,左丞相留梦炎逃走。丙申日,派使者召留梦炎回朝。赏赐余杭、武康、长兴县百姓钱财,并免除今年的田租。郑畴降一级官职,罢免通判之职。抚州施至道献城投降。

十二月丁酉初一,朝廷下诏允许贾似道归葬,把他祖先的田产和房舍归还给他家。戊戌日,恢复赵与可为都督府参议官,让李珏自由行动。己亥日,追赠王汝翼为朝奉郎。庚子日,任命吴坚为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兼任代理参知政事。派遣柳岳带着书信到元军军营,声称是盗贼杀死了廉尚书(廉希贤),请求元军退兵,重修旧好。癸卯日,任命陈文龙为参知政事兼代理知枢密院事,赐谢堂同进士出身,任同知枢密院事。甲辰日,追赠姚訔为龙图阁待制,他的父亲姚希得追赠为太师,陈炤追赠为直宝章阁,冯骥追赠为集英殿修撰。嘉兴府告急,拨出封桩库的钱作为军备费用。命令赵与侲戍守缙云县。恢复季可的官职,让他到龙泉县招募士兵。乙巳日,任命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戍守处州。起用方逢辰戍守淳安县。丙午日,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丁未日,拿出安边封桩库的黄金交付给浙东各郡作为军备费用。大元军队进入平江府。起用吴君擢为太府少卿,提点临平民兵。派使者召留梦炎、王应麟回朝,两人都没有回来。戊申日,张世杰进入临安保卫朝廷,加授检校少保,朝廷下诏褒奖他。王爚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两天。乙酉日,征集临安府各州县的马匹。庚戌日,柳岳从元军军营返回。癸丑日,派遣宗正少卿陆秀夫、刑部尚书夏士林、兵部侍郎吕师孟出使元军军营。下诏让吕文焕、赵孟桂与元军沟通交好。己未日,方兴、丁广、赵文礼的军队都战败返回。庚申日,任命柳岳为工部侍郎,洪雷震为右正言,出使燕京祈求议和。大元军队攻破大洪山,随州知州朱端履投降。代理吏部尚书丁应奎、左侍郎徐宗仁逃走。癸亥日,派使者召留梦炎回朝,留梦炎没有回来。

德祐二年(1276年)春正月丁卯初一,大元军队从去年十月开始围困潭州,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芾坚守了三个月,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随着城中力量耗尽,城即将被攻破,李芾全家赴死,衡州知州尹谷也带着全家自焚,帅司参议杨霆以及幕属陈亿孙、颜应焱等都跟随李芾而死。守将吴继明、刘孝忠最终献城投降。宝庆也投降了,通判曾如骥殉国。陆秀夫等人到了大元军中,先是请求以侄国身份进献财物,元军没有答应;又请求以侄孙国身份,依旧不被同意。戊辰日,陆秀夫等人返回。太皇太后无奈之下,只好下令以臣子之礼求和。己巳日,嘉兴守将刘汉杰献城投降。庚午日,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参知政事陈文龙逃走。朝廷任命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文天祥为临安府知府,全永坚为浙东抚谕使。辛未日,任命吴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常楙为参知政事。中午,在慈元殿宣读任命诏书,文臣班列中只剩下六人。各个关隘的宋军全部溃败。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刘岊捧着降表向元称臣,奉上大元皇帝尊号为仁明神武皇帝,每年进奉银绢二十五万,乞求保留国土以便祭祀祖先。癸酉日,左司谏陈孟虎、监察御史孔应得逃走。火星侵犯木星。甲戌日,大元军队抵达瑞州,知州姚岩弃城而逃。乙亥日,任命贾余庆为临安府知府。丙子日,命令吉王赵昰、信王赵昺出京镇守地方。丁丑日,任命夏士林为签书枢密院事。己卯日,加授全永坚太尉。参知政事常懋逃走。太学三舍学生誓死不离开,朝廷特别恩准他们直接出仕为官。任命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提举吉王府行事;俞如珪为环卫官、提举信王府行事。大元军队攻入安吉州,知州赵良淳上吊自杀。月亮周围出现光晕环绕东井星。庚辰日,签书枢密院事夏士林逃走。辛巳日,祭祀太乙宫。癸未日,升封吉王赵昰为益王,任福州知州、福建安抚大使;信王赵昺为广王,任泉州知州兼判南外宗正事。任命留梦炎为江东西、湖南北宣抚大使。甲申日,大元军队抵达皋亭山,朝廷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献上皇帝传国玉玺投降,降表中写道:“宋国主臣恭谨地百拜奉上此表,臣年幼无知,遭遇国家多灾多难,权奸贾似道违背盟约误国,以至于劳烦贵国兴师问罪。臣并非不能迁逃躲避以求苟且保全,然而如今天命已有归属,臣又能前往何处。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两淮、四川现有的州郡,全部献给贵朝,为了宗庙社稷和百姓生灵祈求哀怜保全性命。恳请陛下仁慈垂念,不忍心看着臣三百多年的宗庙社稷骤然灭亡,曲意恩赐保全,那么赵氏子孙,世世代代都有所依靠,不敢忘记这份恩情。”这天夜里,丞相陈宜中逃走,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各自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乙酉日,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丙戌日,命令文天祥同吴坚出使大元军。赐家铉翁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贾余庆同签书枢密院事、临安府知府。戊子日,建德军知军方回、婺州知州刘怡、处州知州梁椅、台州知州杨必大都投降。当月,临江军知军滕岩瞻逃走。

二月丁酉初一,太阳中有黑子相互激荡,如同鹅卵大小。辛丑日,朝廷率领百官在祥曦殿跪拜上表,下诏晓谕各郡县投降。大元使者进入临安府,封存府库,收缴史馆、礼寺的图书以及各部门的符印、告敕,罢免官府及侍卫军。壬寅日,还派遣贾余庆、吴坚、谢堂、刘岊、家铉翁充任祈请使。当天,大元军队驻扎在钱塘江沙滩上,潮水三天都没有来。

三月丁丑日,皇帝前往元军军营朝见。

五月丙申日,皇帝在元上都朝见。被降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当月,陈宜中等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两年后的四月,赵昰在碙洲去世,陆秀夫等又拥立卫王赵昺,三年后南宋才最终被完全平定。

赞语说:司马迁论述秦、赵的世系都出自伯益。后稷、契、伯益他们的子孙都曾拥有天下,至于国运长短,也和他们功德的厚薄有关。赵宋虽然兴起于武力,但功成治定之后,以仁传家,比起秦朝应该是有区别的。然而仁的弊端在于过于软弱,就像文的弊端在于粗陋。宋朝中期有人想要自强,以革除弊端,却方法不当,逐渐导致混乱。建炎之后,国土分裂,却还能历经六位君主又维持了一百五十年才灭亡,难道不是礼义足以维持君子的志向,恩惠足以凝聚百姓的人心吗?

瀛国公四岁即位,元军就渡过长江,六岁时群臣就带着他去朝见元廷。汉代刘向说:“孔子谈论《诗经》,读到‘殷士肤敏,祼将于京。’感慨地叹息道:天命真是伟大啊,善不能不传给后代,所以富贵不会长久。”这话真是太对了!元朝平定宋朝的时候,吴越地区的百姓,街市照常营业。忽必烈帝命令征南的统帅,总是用宋太祖告诫曹彬不要杀戮的话来训诫他们。

《尚书》说:“君王的话多么伟大,君王的心多么纯一。”元朝能统一天下的根本,大概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