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遥远的回响:相遇《诗经》
第一章 圣贤经典——《诗经》的性质和价值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305篇作品,大约在前6 世纪中叶编成。关于《诗经》作品的创作年代,由于时代久远,缺乏直证,而难以篇篇确考,只能大略推断。对《诗经》是诗歌“选集”,还是诗歌“总集”,学界也有不同的意见。
其实,意见的分歧源于对古代目录学术语的误解。古代总集的概念,是指按一定的体例将两家以上的作品汇编在一起的书。它与别集有区别。别集是指按一定体例将一位作者的作品汇编在一起的书。从收录范围上看,别集可以分为全集与选集两类。别集仅收录一家著作,而总集所收却不止一家。总集也可以分作两类,即全集性总集与选集性总集。全集性总集一般断代收录某种体裁的所有作品。有的兼收几个朝代的某类作品,但仍按断代编排,也可视为某种文献体裁的几个断代总集的汇编。选集性总集则是选录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此目录学的概念和准则推断,《诗经》应为总集。《诗》类著作虽在古代目录书中被列于经部,但依照现代学科分类,它无疑属于文学。晚清以来,学者一般称《诗经》为总集,以《诗经》为总集之源,乃是着眼于三百篇的作者非一人。即使先秦典籍之中仍有未载录于《诗经》的篇句,也不能否定其总集性质,或者可以严谨地说,《诗经》是选集性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