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刺

“略懂皮毛。“她低头收拾药包,避开他探究的目光,“家父说,医者如将,用药如用兵。“

萧景煜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忽然道:“你救了我两次。“

沈清宁手上动作一顿:“将军言重。第一次只是本能反应,第二次...“她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将军若倒下,全军士气必溃。我救的是整支军队。“

洞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照亮萧景煜深邃的轮廓。他缓缓点头:“无论如何,萧某欠沈大夫一条命。“

雨停后,他们与主力部队汇合。清点伤亡时,沈清宁发现军中药材损耗远超预期。当她提出质疑时,军需官赵德安眼神闪烁:

“路途颠簸,难免损耗。“

沈清宁眯起眼睛:“止血药少了三成,却无一包用于伤员?这损耗未免太巧。“

赵德安脸色一沉:“沈大夫还是专心治病,后勤之事不劳费心。“

当晚,营地爆发高热病症。沈清宁诊断是水土不服引发的疫病,立刻建议隔离病患。

“荒谬!“随军老医官胡须直抖,“将士同袍,岂能分离?这有违军心!“

“不隔离,明日病患会翻倍。“沈清宁寸步不让。

争论间,萧景煜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按沈大夫说的做。“

众人肃立。萧景煜大步走入,左臂已换上干净绷带。“疫病防控,沈大夫是专家。全军听其调度。“

老医官还想争辩,萧景煜一个眼神便让他噤声。沈清宁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离家后第一次感到被全然信任。

隔离措施起初引发不满,但七日后,疫情明显控制。其他军营却陆续传来疫病蔓延的消息。萧景煜当众表彰沈清宁的决断,并宣布由她全权负责军中医疗事务。

“将军不怕我搞砸?“一次巡诊后,沈清宁半开玩笑地问。

萧景煜难得地勾了勾嘴角:“我看过你的《孙氏兵法》批注。能把'知己知彼'应用到病理分析的人,值得信任。“

沈清宁耳根一热——他何时翻看了她的笔记?

疫病过后,萧景煜开始亲自教沈清宁骑马射箭。“军中医官不能总是乘车,太显眼。“他淡淡道,仿佛这只是例行公事。

但当他站在她身后调整持弓姿势时,沈清宁能感觉到他呼吸拂过她发丝的微热。他手掌覆在她手上引导拉弦的触感,让她心跳失序。

“专注。“萧景煜低沉的声音近在耳畔,“箭术如医道,心乱则失准。“

沈清宁屏息凝神,箭离弦正中靶心。她欣喜转头,发现萧景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父亲常说的“知音难觅“是何滋味。

作为回报,她为萧景煜调理多年征战的旧伤。当他赤裸上身让她施针时,沈清宁第一次看清这位将军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最触目惊心的是左胸一道箭伤,再偏半寸就会要了他的命。

“三年前北境之战。“萧景煜察觉她的目光,平静解释,“活下来已是侥幸。“

沈清宁指尖轻颤,银针精准刺入穴位。她忽然很想知道,这些伤痕背后都藏着怎样的故事。

然而平静日子没过多久。一天深夜,沈清宁偶然经过药材帐篷,听见里面传来赵德安与人密谈:

“...药材再扣三成...反正那些贱命...“

她怒不可遏,当即掀帐而入。赵德安惊慌失措,桌上赫然摆着本该发给伤兵的珍贵药材。

“沈大夫误会了!我只是在...在清点...“

“清点到自己口袋里?“沈清宁冷笑,一把抓起桌上的账本,“我会如实禀报将军。“

赵德安脸色瞬间阴沉:“沈清宁,别以为攀上将军就能为所欲为。你一个民间医女,在军中算什么?“

沈清宁不理会他的威胁,转身离去。她没看到赵德安眼中闪过的怨毒。

三日后,京城来的信使带来密函。萧景煜阅后神色凝重,召来亲信彻查军中账目。赵德安被当众杖责三十,降为普通兵卒。

沈清宁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却不知赵德安已暗中向他在朝中的靠山——宰相卢远植递了密信,诬告萧景煜与民间医女“行为不检“。

京城,宰相府。

卢远植抚须冷笑:“萧家小儿,终于让我抓到把柄了。“他对阴影中的心腹低语,“安排我们的人接近萧景煜...记得用'那个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