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创新:技术、元宇宙与未来商业
- 林永青
- 2145字
- 2025-05-07 12:54:54
推荐序四 也许是可有可无的推荐
前些时候,有幸见了林永青先生一面。多年前因工作关系,也曾有缘和林永青先生会过面。时光荏苒,一转眼多年过去了,这次见面才知道,这些年来,林永青先生在网络价值研究领域耕耘不辍,如今造诣更深了。特别是欣闻其新作《元创新:技术、元宇宙与未来商业》即将付梓,更是顿时肃然起敬,赞叹不已。借林永青先生让我为他的新书作序之机,我初步了解了新书内容,对时下“元宇宙”主流观点的了解大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收获。
前些年“元宇宙”的概念曾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界的极大关注,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在现有的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在还没有获得更显著突破的情况下,“元宇宙”应用的技术就慢慢冷了下来。当然,这个冷却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元宇宙”热的一个分支是在电子游戏的基础上,要去搭建一个想象中的虚拟世界:设想人们可以让肉体生活在现实世界,精神则生活在另一个想象中的虚拟世界。而其实在现有电子游戏的基础上,要实现这样的“元宇宙”发展思路是有技术条件的,这个分支的理念并没有被广泛地认可。不被认可的原因,是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这样一种“国中国”的虚拟国度的存在,无疑是有极大社会风险的。所以“元宇宙”热了一阵子之后,似乎就难以生存下去了。
我一直认为,人类科技发展到最后,是需要有一个与物理空间基本对应的数字平行空间的。这样一个数字平行空间,对于不断优化人类实际生存所在的物理空间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要把这样的数字平行空间称为“元宇宙”也未尝不可。如果有了这样的数字平行空间,很多的科技实验可以从实际物理空间转移过来,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实验成本,甚至可以在仿真的条件下,大大提高实验速度。这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如果要塑造一个和人们生存的物理空间完全脱节的虚拟空间,是否有意义?那就涉及价值判定的范畴了,即虚拟价值是否有意义?究竟怎样的虚拟价值,才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和有实际意义的虚拟价值?
我非常主张人们研究虚拟价值,虚拟价值并非虚无缥缈和没有意义,它往往是实用价值的先导价值。比如现在人们发展数字经济的活动中,已经发生过的事物留下来的数据是过去式的要素,对于未来仅仅是一种虚拟价值,不过当AI“学习”利用它之后,则会创造出未来的实用价值。所以虚拟价值具有先导性,不能忽略其在新经济条件下的积极意义。
可是如果像科幻电影《阿凡达》那样,人的血肉之躯躺在病床上,精神则进入另一个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虚拟世界里去,那么这个现象的价值是什么?这可能也是一种虚拟价值,如果作为一种沉浸式的游戏和娱乐工具,应该还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它和娱乐、游戏毫不相干呢?
所以,“元宇宙”的发展是在这样的问题面前陷入生存困境之中的!我理解林永青先生写这本书正是想回答这个问题,即“元宇宙”是否还能生存?要怎样做才能生存?同时,也是借由元宇宙生态这个不可多得的大案例,探讨更为宏观的元创新课题。
其实从“元宇宙”的概念诞生开始,“二元化”便出现了。一种是和现实物理空间基本对应的数字平行空间,它的存在是一种对真实量子纠缠进行模拟的技术存在,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预判出今后在物理空间中,对其事物发展应选择怎样的方案才能更易于优化。实际上如果量子纠缠技术成熟了,数字平行空间会成为一个“量子镜”,在“量子镜”面前,人类将没有秘密。通过“量子镜”仿真,我们可以推测出现实物理空间合理的发展模式。很显然这个分支的“元宇宙”目前还存在着技术障碍,短时间内还实现不了。虽然技术难度大,但不能排除有人正在努力攻克难关。对于“元宇宙”,我本人是属于坚定地持有“数字平行空间”理念这一派的。估计持有我们这一派观点的人是很小众的,能够理解的人也不多。
另一种就是希望在现实物理空间之外,利用“元宇宙”技术生成一个新的且并不需要和现实物理空间对应的虚拟空间,以此和现实物理空间构成一个二元宇宙的结构。就是说,“元宇宙”理念发展到现在,对“二元”认知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实际上,现在面临的是哪一种“二元”观点更能成立的问题。
在这本书里面,林永青先生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在现实世界及其平行世界之外,做成另一个虚拟世界的构思、价值和意义。虽然这和我认知并理解的“元宇宙”发展思考有很大的不同,不过现在对元宇宙有所认知的人群中,有不少是认同林永青先生这个观点的,那么读了这本书,一定能产生更加体系化的认识。
任何技术都明显体现出其两面性,都是一柄“双刃剑”,都要注意根据人类生存与进化的需求节制发展。比如,最近人们纷纷讨论到AI的发展,AI对人类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可能有毁灭性的消极意义。“元宇宙”也一样,不论是哪一种发展观点,这个技术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对于持“数字平行空间”观点的一派,如果技术发展到可以做成“量子镜”,那么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秘密可言。而对于致力于发展虚拟世界的一派,这个技术有可能成为邪教的温床和大本营,那也是人们无法接受的。所以,不仅是“元宇宙”,任何新技术的生存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思考,那便是适可而止的中庸之道。
最后,我再次对林永青先生在学术上的不懈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并祝本书顺利出版!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体系提出人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
林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