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坐在油灯下,指尖轻轻摩挲着《青囊秘典》的残页。
屋外雨声渐歇,只剩下檐角偶尔滴落的水珠砸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嗒”声。何婷在床上睡得很沉,呼吸平稳了许多,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杏林盯着书页上的九叶灵芝图案,总觉得那些金点并非随意点缀,而是某种指引。
他翻到下一页,发现原本空白的纸面上,隐隐约约浮现出几行淡金色的字迹——
“灵枢受损,需引星力入脉,以九叶为引,银针为桥……“
字迹如水墨晕染,在他指尖触碰的瞬间微微发亮,随后又迅速褪去,仿佛从未出现过。杏林心头一跳,猛地合上书,呼吸急促了几分。
“这本书……会自己变化?”
他再次翻开,却发现那几行金字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空白。可当他将书页倾斜,借着油灯微弱的光线看去时,纸张上竟隐约浮现出一幅星图——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东方,而勺口处,一颗孤星闪烁,位置恰好对应着麦田的某处。
杏林心跳加速,目光不自觉地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但麦田的方向,似乎真的有一抹微光在闪烁。
杏林披上外衣,提着油灯,踩着泥泞的田垄向麦田深处走去。夜风微凉,吹得麦穗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低语。
他按照星图的指引,停在了田垄边缘的一处低洼地。这里曾经是灌溉的水渠,后来荒废了,长满了杂草。他蹲下身,拨开湿漉漉的草叶,指尖触到一块硬物——是另一个跟何婷随身携带的瓷瓶一样。
瓶身龙纹依旧清晰,但此刻在油灯的映照下,纹路竟泛出淡淡的金光,仿佛活了过来。杏林小心翼翼地挖开周围的泥土,发现瓶子并非随意丢弃,而是被人刻意埋在这里,瓶口用蜡封住,里面似乎装着什么。
他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拔开瓶塞。
一股清冽的药香瞬间溢出,瓶底残留的药渣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磷光。杏林用指尖沾了一点,凑近鼻尖嗅了嗅——
“灵芝……“,因为杏林也是学医的所以能一下子知道是灵芝,但并不知道这就是秘典里所说的“九叶灵芝”
他瞳孔微缩,猛然想起《青囊秘典》上的记载。
“灵脉溃散者,可取九叶灵芝……“
难道这灵芝,就是书中记载的九叶灵芝吗?
他心跳如鼓,鬼使神差地将药渣抹在自己腕间的胎记上。
刹那间,金光迸发!
胎记如烙铁般灼热,金光顺着他的血管蔓延,整条手臂都泛起了细密的金纹。杏林闷哼一声,强忍着灼烧般的疼痛,但更让他震惊的是,他的视野突然变了
麦田不再是麦田,而是一片纵横交错的脉络,每一株麦子的根系都延伸出细如发丝的金线,汇聚向瓷瓶埋藏的位置。而在更远处,何婷所在的屋子,竟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吸食她的生命力。
“这是……书中所说的灵脉?“
杏林震撼地看着这一切,但很快,金光褪去,视野恢复正常。他低头看向腕间的胎记,发现金纹已经消失,但药渣的磷光却黯淡了许多,似乎被消耗了一部分。
他猛地站起身,攥紧瓷瓶,快步往回走。
心里一直在想着“妈有救了!“这个应该能改善妈的身体
杏林回到屋里时,何婷仍在沉睡。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取出一小撮药渣,混入温水中,用勺子一点一点的喂着母亲,让她喝下。
何婷的眉头微微舒展,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杏林屏息观察,发现她脸上的灰败之气竟真的褪去几分,连指尖的紫绀也淡了。
有用!
他心头狂喜,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药渣所剩不多,而母亲的病显然不是一两次就能治好的。他需要找到更多的九叶灵芝,或者……彻底弄懂《青囊秘典》的奥秘。
他回到桌前,再次翻开书,这一次,他不再随意翻动,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研读。
在残页的边缘,他发现了一行几乎被磨灭的小字:
“青囊巷,藏星阁,灵芝可续。“
“青囊巷……“
杏林猛然想起苏玉琳临走前的话——
“去城南青囊巷找……“
难道那里藏着真正的答案?
次日清晨,杏林早早起床,准备去麦田再挖一挖,看看是否还有别的瓷瓶。
可当他走到田垄边时,脚步猛地顿住。
田里的地面上,除了他自己的脚印外,还有另一串陌生的足迹。
脚印很新,显然是雨后留下的,鞋底纹路清晰,不是村里人常穿的草鞋或布鞋,而是某种精致的皮靴。更让他心惊的是,脚印一路延伸,最终停在了他昨晚挖出釉瓶的位置。
顿时感觉不妙“有人跟踪我?“
杏林脊背发凉,下意识地摸向怀里的《青囊秘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田垄尽头,一匹黑马静静伫立,马背上坐着一名戴斗笠的男子,正远远地望着他。
男子没有靠近,只是抬手丢下一物,随后调转马头,消失在晨雾中。
杏林快步上前,捡起地上的东西——
是一枚青铜针,针尾刻着细小的九叶灵芝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