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周皇后
- 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 叫天
- 2112字
- 2025-05-10 00:02:17
转过头去,崇祯皇帝果然看到周皇后向他福了福,然后一脸冰霜地向他开口问道:“臣妾听闻陛下下旨要服侍焕儿的宫女内侍陪葬?”
那么大的动静,要想不惊动她都难。
崇祯皇帝并不奇怪她会过来,只是冷声说道:“服侍不力,朕不该处置么?”
周皇后正要回话时,忽然看到田贵妃脸上的五指印,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挨了很重的一巴掌。
顿时,她的脸上便出现了犹豫之色。但是随即,她又恢复了原有的表情,冷声说道:“陛下要处置,臣妾自无话说。可陛下要他们给焕儿陪葬,终归是过了。要是传出宫去,外人会有非议的。”
说到这里,她露出恳切之色说道:“如今已是多事之秋,陛下当修心养性,以德治国,而不应听信妇人胡闹……”
田贵妃一听,顿时暴了,用手指着周皇后,沙哑着嗓子大声喊道:“死的不是你儿,所以你不在意……”
周皇后一听,眉头一皱,冷声打断道:“身为贵妃,当为宫人表率,注意你的言辞!”
田贵妃却不听,尖声喝道:“假仁假义,死的是你儿子试试……”
“够了!”周皇后听得眉头都竖起来了,然后转头,看向崇祯皇帝道,“贵妃仗着陛下宠信,不顾臣妾劝说,满口胡言,请陛下治臣妾管教后宫无能之罪!”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头大。
就在年初,她们两人还发生了矛盾,然后他为此和皇后吵了一架,不过回头也罚田贵妃搬出了她原先住着的承乾宫。后来皇后与贵妃和好,他也算是高兴。
可如今,两人都闹上了。
此时,他听到周皇后请罪,不对,这那里是请罪,这是将军!
崇祯皇帝很是烦躁,当即从床上站起来,冷声喝道:“贵妃说得确实不对,但你是皇后,也是人母,也应该体谅下她。张口闭口治罪,你体谅过朕么?朕也是人父,刚死了个儿子!”
周皇后一听,顿时沉默了。
大殿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那些跟随周皇后过来的宫女内侍,吓得都是敛声屏气,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崇祯皇帝烦躁地走了两步,然后来到周皇后面前,看着他,尽量压制了烦躁说道:“将军阵亡,亲卫皆是斩首之罪。焕儿没了,服侍他的那些宫女内侍,哪怕是因为九莲菩萨,他们也要受罚,朕要杖责他们,有问题么?”
周皇后听了,当即柔声回答道:“是臣妾错了,以为陛下是要他们陪葬,想必陛下……”
她的话还没说完,崇祯皇帝却是哼了一声,打断了她的后续,然后又转头看了一眼田贵妃,直接一甩袖子走了。
………………
夜幕降临,乾清宫暖阁内,崇祯皇帝无心批阅奏章,只是在想着今天的事情。
王承恩那边,不知道今晚能不能诈出线索来?如果今晚诈不出来的话,虽然可以找理由继续关在那里先不杖责,可时间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多。
要是锦衣卫上下都能信任,那能用的手段就多了。只是很可惜,锦衣卫并不可靠。
如此束手束脚绝对不行,定要早点整顿厂卫,换上真正可用之人才行!
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又想到了周皇后身上。
今日她说以为是要陪葬,这个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误会,又或者是别人给她说的?
九莲菩萨收走了焕儿,皇帝却迁怒于服侍焕儿的宫女内侍,要他们陪葬。这样的说辞,要是传出去了,那些御史言官还不群起而攻之?
那样一来,皇帝在外人的眼里,可不就是刻薄寡恩,没有担当之人了!
等到回头,定然也要查下这事。但为今之计,还是王承恩那边的结果。
没有真正可信之人,真的不行啊!就王承恩一个,太少了!
对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最晚后天,曹大伴就该到京了。
他是宫里老人,服侍自己良久,如果他真能帮到自己的话,那事情就会轻松很多了。
非常有必要得和他好好聊聊,拉拢他全心为自己效力。
崇祯皇帝如此想着,便又回顾起自己在梦里学到的知识。
………………
第二天一早,天色大亮,王承恩带着一个内侍,匆匆进宫。向侍卫问清楚了皇帝在文华殿议事之后,他便又带着那个小内侍匆匆赶往文华殿。
谁料刚穿过会极门,才看到文华殿呢,王承恩就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之心站在那里。
于是,他连忙上前见礼。
然后,王之心却不理他,只是上下打量了下他之后,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听说你昨日一早便派人加急去请曹公公了,可有此事?”
王承恩一听这语气就知道不对。
去年曹化淳因病告老还乡之前,他和王之心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那时候,他们叫曹化淳,都是一口一个干爹。
可如今,王之心直接叫曹公公,那意思非常明显,他不认曹化淳还是他干爹,就是不愿意曹化淳再来紫禁城了。
王承恩心中有数,王之心是怕曹化淳回来,又会再当司礼监掌印太监,这等于是向王之心夺权了,他自然是不会愿意的。
此时,他保持着恭敬回答道:“皇爷有旨,咱家不敢不遵。”
王之心在皇帝身边当然是有眼线的,知道这确实是皇帝下旨。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等他第二天早上获悉之后想要去找王承恩谈谈的时候,发现王承恩竟然在宫门一开的时候,就派人去传旨了!
他气的是,王承恩这态度,根本一点都不顾及他的感受。不和他商量下,想个法子应对这事情,最好能弄黄这个事情。
那个老东西,走都走了,还回来干什么?
不过这个话,不能公开说出来。
因此,他没接王承恩的话,走到王承恩身后的那名小内侍跟前,上下打量了下问道:“这是哪个衙门的,咱家怎么就没见过?”
宫里一共是“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王之心所指,就是指这二十四衙门,而不是外廷的衙门。
王承恩听了,连忙回答道:“这是从内书堂刚挑出来的,有眼缘,认了干儿子,身边使唤。”
“是么?”王之心听了,拖着长音,依旧在打量这个小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