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雨村怅惘神思乱,门子轻言破雾关
- 红楼风流:隐皇子是第一纨绔
- 意雪寒冰
- 2206字
- 2025-05-18 00:01:24
瞧这情形,那仇都尉定是要状告贾府庶子贾珹,以及薛家那纨绔子弟薛蟠。
须知贾雨村如今这官位,乃是贾政从中引荐、多方打点,方得谋得。
于情于理,他总不能判那贾珹有罪吧?
况且又听闻贾珹深得北静王喜爱,自己更是得罪不起,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如乱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却说那另一方仇都尉,亦非等闲之辈,乃忠顺亲王跟前炙手可热之人。
那忠顺亲王,因深得圣眷,较之北静王,似更显赫几分,权势滔天,令人侧目。
然贾雨村,年届不惑,宦海浮沉,早有折戟沉沙之痛。
今朝每行一事,皆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恐有失足。
正思量间,忽见一旁衙役,摘下帽子,面带三分笑意,七分狡黠,言道:
“大人,可还识得在下否?”
一言既出,将贾雨村自沉思中唤醒。
他凝神细视,见那衙役年轻面庞,似曾相识,却又难以名状,遂低声探问:
“莫非你我旧日曾有交集?”
衙役闻言,嘴角微扬,笑道:
“大人真是贵人事忙,可还记得那甄士隐宅畔,葫芦庙中光景?”
“彼时大人寄居庙内,以笔墨为生,我等尚有数面之缘,常相往来呢!”
贾雨村闻此言,心头豁然一亮,顿觉造化弄人,世间事竟如此兜转,竟于斯地重逢昔年葫芦庙中一小沙弥。
不禁心生好奇,脱口问道:
“奇也怪哉,你怎的竟入了这衙门,做起这等差事来了?”
那衙役闻言,面上掠过一丝沧桑,轻叹一声,道:
“皆因那葫芦庙,一日不慎,遭了回天火。”
“时维三月十五,庙中僧人炸供之时,未免疏忽,致使油星四溅,火苗窜上窗纸。”
“而此间民居,多以竹篱木壁构建,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时间,火舌乱舞,接二连三,牵五挂四,整条街巷,尽化火海,烈焰腾腾。”
“甄家毗邻,自也难逃此劫,昔日繁华,一夕间化为乌有,唯余焦土瓦砾,满目疮痍。”
贾雨村听罢,心潮起伏,忆起往昔落魄之时,得蒙甄士隐青眼有加,不仅主动结交,更慷慨解囊,赠予五十两纹银,助他进京赴考。
然于贾雨村心中,彼时甄士隐之援手,实乃一种远谋之投,非为纯挚情谊也。
彼自入仕为官,位尊权重,竟未尝有回访甄氏之念。
至于甄家后来所遭之祸事,更是浑然不知,亦无心探问。
那小衙役见自己攀谈已渐入佳境,便启齿而言:
“老爷,今日审案之事,小人心中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雨村正为此案心烦意乱,闻此言,如遇甘霖,忙催道:
“你且速速道来,可有何良策相助?”
那衙役听闻,忙躬身垂首,将心中所想细细道来:
“大人呐,您此刻定是为着这桩案子愁肠百结,正思忖着如何在不触怒两方的前提下,将这案子妥善了结罢!”
“依小的愚见,这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之事。”
“您且想想,神京城内那些纨绔子弟间的寻常斗殴,竟能惊动仇都尉亲自到咱京兆府来击鼓鸣冤,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岂会是等闲之事!”
“那贾珹虽说算不得贾府里举足轻重之人,可到底也是贾府一脉,平日里又蒙北静王青眼有加,多有照拂。”
“饶是如此,仇都尉却依旧不管不顾,执意要击那鸣冤鼓!”
“如此看来,这其中的缘由嘛……”
言及此处,那衙役忽地顿住话头,脸上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贼笑。
贾雨村正听得入神,恰至紧要关节,不由心急如焚,忙急切言道:
“休要这般吞吞吐吐、故弄玄虚,快些将话讲完!”
那衙役方笑着接言道:
“依小的看呐,这背后定是有那权势滔天之人暗中授意!”
“大人您细想,那事发当日,仇府竟毫无半点动静。”
“若仇都尉果真因独子被打得昏死过去,一时激愤欲报官,又怎会拖延至今日才来?”
“若小的猜得不错,民间早有传言,说那仇都尉平日里与忠顺亲王过从甚密。”
“依小的之见,今日这桩事,十有八九便是忠顺亲王的主意!”
贾雨村闻得此言,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衣衫。
他越听越觉此言有理,心中惶恐更甚。
若此事果真不过纨绔子弟间寻常嬉闹,权贵家长目睹不忍,一时激愤而报官,虽说处置起来亦觉棘手,尚可勉力周旋应对。
然若此事竟牵扯至两位王爷间的权谋争斗,那可真是烫手至极,千难万难了。
稍有不慎,便恐深陷其中,祸及自身,落得个倒大霉的下场!
那衙役见贾雨村双眉紧蹙,面露忧色,遂微微一笑,续言道:
“大人且放宽心,只需依小的所言行事,必能化险为夷,安然无恙!”
“若时运相济,大人还可借此良机,仕途高升,平步青云呢!”
此言一出,贾雨村顿觉精神一振。
他平生最热衷之事,莫过于升官晋爵,光耀门楣。
闻得此言,忙急切问道:
“此言怎讲?快细细道来!”
那衙役见贾雨村果真被自己言语所引,面上不禁泛起得意之色,嘴角微勾,笑意盈盈,旋即接着说道:
“咱等在这神京城中当差,平日里闲话家常之际,也偶听得些皇家秘事。”
“这消息嘛,真真假假,虚实难辨。”
“不过,那忠顺亲王与当今圣上关系亲厚无比,此等传闻,想是确凿无疑的。”
“前日里,忠顺亲王新纳了一位绝色美妾,圣上竟亲赐墨宝一幅,作为贺礼相赠。”
“此事当时陪着自家老爷们在场的那些小厮都瞧得真真儿的,而后便在这城中传扬开来,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故而依小的看呐,与其说这事儿是忠顺亲王暗中授意,倒不如说是圣上的旨意所在!”
贾雨村闻得此言,心头大震,竟忍不住抬手轻拍桌案,长叹一声道:
“妙哉,妙哉!”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缘故!”
“细细想来,往昔那些令人费解之处,此刻皆豁然开朗,通顺合理矣!”
“当今圣上初登大宝不久,自是要将前朝那些与己不合之旧日权贵,一一清理整治,好腾出空位,安插自己心腹之人呐!”
“那贾府如今恰似那千年老蜈蚣,竟占着两个爵位,子孙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日渐式微。”
“依此情势观之,被圣上清理整顿,不过早晚之事罢了!”
“依本官之见,圣上此番怕是要借这贾珹之事,将事态扩大,好达成其心中所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