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看门狗

伊丽莎白女皇仍旧需要一位继承人,到现在还看不到小夫妇俩产下一男半女的希望,这令女皇在感到困惑的同时又怒火中烧。直到1746年5月,彼得与叶卡捷琳娜已经完婚八个月了,可是叶卡捷琳娜仍旧没有出现丝毫怀孕的迹象。伊丽莎白女皇怀疑这都是由于叶卡捷琳娜对她的蔑视,厌恶,甚至是不忠所造成的。她将责任全都归咎在叶卡捷琳娜身上。

在总理大臣别斯杜捷夫看来,问题的症结则完全不同。这不仅仅只是一桩没有产下一男半女的失败婚姻,它还关系到俄国外交的前景。这才是别斯杜捷夫考虑的事情,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并能调动自己所需要的权力,他一直在煽动伊丽莎白女皇的疑心,刺激她的不满。他本人也同样为这对小夫妇感到担心,彼得的态度和行为都令他感到紧张,约翰娜的女儿也得不到他的信任,他怀疑这个女孩也同样在暗地里参与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的阴谋。彼得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腓特烈的崇拜之情,因此别斯杜捷夫总是对将来登基的是这样一位君主这个事实感到担忧。至于他的妻子,女大公,总理大臣对德意志大公同德意志公主的这桩婚姻始终持反对意见。因此,年轻的夫妇同他们新培养起来的下属都不能成为另一个权力中心,一个独立并由可靠的朋友与忠诚的党羽组成的政治团体。在王位继承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王国里,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别斯杜捷夫采用了两种策略。首先,将这对小夫妇同外界隔绝开;其次,在他们的下属中安插一名能力超群、警惕性高的人来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作为伊丽莎白女皇身边最重要的大臣,别斯杜捷夫当然得解决女皇最关心的问题。女皇需要的是一位继承人。为此,别斯杜捷夫向女皇举荐了一位对他忠心耿耿的女人来充当叶卡捷琳娜的女总管,这位强壮的女人将始终陪伴着年轻的夫人,并充当她的监护人。这个女人的职责还包括监督夫妇间的男女之事,并确保两位殿下对彼此的忠诚。她来监视女大公,以防止女大公同那些招蜂引蝶之徒、跟班,以及自己的仆人们亲近。而且,她还要保证这位受监护人不会同任何人通信,保证她没有同外人单独聊天的机会。伊丽莎白女皇一直在担心这对夫妇对彼此的忠诚,这一套禁令巧妙地将女皇的担忧同别斯杜捷夫提出的政治孤立主张结合在了一起。对于这位总理大臣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让叶卡捷琳娜同外国使节的通信与谈话都受到严密的监控。因此,别斯杜捷夫又在叶卡捷琳娜身边安插了一名随从,使他制定的这套规定得到落实。他认为这套规定可以增进小夫妇俩对彼此的爱,此外他还希望以此解除他们在政治上的威胁。

叶卡捷琳娜只清楚这一系列计划的前半部分。这位新婚妻子记得伊丽莎白女皇签署的一项政令中写有下面这段话:


公主殿下已被选定为我亲爱的外甥,皇位继承人,大公殿下至高无上的妻子……(她)之所以被擢升为高贵的“殿下”只基于如下的目的:公主殿下应当通过自己明智的言行举止、自己的智慧与美德来激起大公殿下真挚的爱,并赢得他的心,以此为女皇带来一位帝国期待已久的继承人,让这个辉煌的王朝迎来一个充满生气的春天。


为了监视叶卡捷琳娜,执行上述各项工作,经过一番精心地甄选之后,别斯杜捷夫选定了伊丽莎白女皇的表姐,玛丽亚·西蒙诺娃·乔戈洛科娃。在女皇最为宠爱的臣僚里就有乔戈洛科娃,她的丈夫也是女皇的侍从,夫妇俩都对总理大臣忠心耿耿。此外,乔戈洛科娃夫人还以德行与忠贞而为世人所知。她崇拜自己的丈夫,几乎平均每年产下一子。她在家事方面的表现可以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榜样。

从一开始,叶卡捷琳娜就十分憎恶乔戈洛科娃夫人,在《回忆录》中她将一连串不讨人喜欢的形容词一股脑地砸在了这个统治她数年的女人身上,“头脑简单……没有教育……残酷……恶毒……反复无常……自私私利”。在乔戈洛科娃夫人上任的第二天下午,彼得将叶卡捷琳娜拉到一旁,他告诉她自己得知新来的女教师之所以奉命来监视她是因为她——他的妻子——不爱他。叶卡捷琳娜回答说绝不可能有人会相信这种女人能帮她培养起对他的柔情,她还说作为“看家狗”则又另当别论了,不过对于这种工作他们还是应该选派一个有些头脑的人。

新总管与受其监视的人之间的争斗立即爆发了。乔戈洛科娃夫人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通知叶卡捷琳娜说她必须同君主有所疏远,以后倘若女大公有话要对女皇说,那所有的话都将由她——乔戈洛科娃夫人——来转达。听完这番话,叶卡捷琳娜的眼泪便溢出了眼眶。乔戈洛科娃夫人跑去向女皇报告自己受到了“冷遇”,当伊丽莎白女皇赶来的时候叶卡捷琳娜的两只眼睛还没有褪去红色。女皇将叶卡捷琳娜拉到一个单独房间,房间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叶卡捷琳娜说:“我在俄国的这两年里,这还是头一次她同我单独谈话,旁边没有任何一个外人。”接着,一阵猛烈的抱怨和指责从女皇的嘴里一股脑地倾泻而出,她问我“究竟是不是在母亲的授意下为了普鲁士国王而背叛她。她说她很清楚我的不忠与谎言。总而言之,她无所不知。她说她知道至今没能圆房都是我的错”。叶卡捷琳娜又号啕大哭了起来,女皇接着大声说只有不爱丈夫的年轻女子才总是哭哭啼啼的,而且没有人强迫叶卡捷琳娜嫁给大公,这都是她自己的意愿,她现在没有权利落泪。她说倘若叶卡捷琳娜不爱自己的丈夫,她——伊丽莎白女皇——也不应当受到怪罪,叶卡捷琳娜的母亲向她保证过,说自己的女儿是出于爱才嫁给彼得的。因此,她当然没有违背这个姑娘的意志,强迫她接受这桩婚事。叶卡捷琳娜记述道,女皇又继续说,既然现在已经结婚了,我就不应该再哭了。接着她又补充道,当然她很清楚我爱着另外一个男人,不过她绝对不会说出我可能爱着的那个男人姓甚名谁。最后,她又说:“我非常清楚没有孩子只应该归咎于你一个人。”

叶卡捷琳娜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相信伊丽莎白女皇随时都能对她动手。她知道盛怒之下的女皇经常给自己的女仆和下属,甚至是男人们来上一顿耳光。


我没法脱身,因为我已经抵在了门上,而她又站在我的正前方。这时,我想起了克鲁泽夫人的忠告,于是我对她说:“小母亲,恳求您原谅我吧。”她的情绪缓和了下来。我走进自己的卧室,一边哭着,一边想着与其这样受迫害,还不如选择死亡好了。我拿起一把长刀,然后躺在沙发上,打算将刀插在自己的胸口上。就在这时,一名女仆走了进来,她朝那把刀扑了过来,拦住了我。实际上,那把刀并不锋利,连我的束身衣都无法刺透。


叶卡捷琳娜根本不清楚在普鲁士的问题上,别斯杜捷夫在伊丽莎白女皇的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她以为女皇的发作只有一个原因。女皇的指责没有一条说得通,叶卡捷琳娜对女皇唯命是从,不会做出轻率的事情,她没有将俄国出卖给普鲁士,她绝不会在门上挖猫眼,她也不会爱上其他的男人。她的失误只在于她未能产下一男半女。

几天后,彼得与叶卡捷琳娜陪同女皇出访列威利(即今天的塔林,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乔戈洛科娃夫人也同他们乘坐着一辆马车。叶卡捷琳娜说乔戈洛科娃夫人的一举一动完全就是对他们的“折磨”。无论内容多么无知或是琐屑,对于一切最易于理解的谈话,她的回答永远都是“女皇是不会喜欢听到这种话的”,要不就是“女皇是不会同意这种事情的”。对此,叶卡捷琳娜就只能在旅途中合上双眼睡觉了。

乔戈洛科娃夫人任职七年,她不具备任何一种对缺乏经验的少妇有所帮助的能力。她既不聪明,也没有同情心。相反,她的无知与傲慢在皇宫里是数一数二的,她根本无意于赢得叶卡捷琳娜的友情,身为一个大家庭里的妻子与母亲,她也不同叶卡捷琳娜谈一谈家庭中潜在的问题,而她的职责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在伊丽莎白女皇最关心的问题上她也一事无成,对新婚夫妇的床笫之事她也没有打听到多少消息。尽管如此,她的能力却不容置疑。作为别斯杜捷夫手下的“狱卒”与探子,乔戈洛科娃夫人让叶卡捷琳娜成了皇宫里的一名囚徒。

1746年8月,在彼得与叶卡捷琳娜婚后第一年的夏季,伊丽莎白女皇同意他俩整个夏天都住在位于芬兰湾的庄园奥拉宁巴姆(橘园),女皇已经将这座庄园送给了自己的外甥。在院子和梯形花园里,彼得搭建起一座模拟军营。他同自己的随从、侍官、仆人、猎场看守人甚至园丁一道扛着火枪走来走去,白天进行操练,夜晚轮流站岗。叶卡捷琳娜只能坐在一旁听着乔戈洛科娃夫人的唠叨,她试图通过读书让自己忘记一切。她说:“在那段日子里,我只读爱情小说。”那个夏天她最喜欢的读物就是一部小题大做的法国爱情小说,《美人蒂朗》。故事讲的是一名法国游侠来到英格兰,在一系列的比武与战斗中他大获全胜,最终讨得了国王女儿的欢心。叶卡捷琳娜格外喜欢书中对公主的描述,“她的肌肤是那么地清澈,当她饮下红酒时,你甚至能看到红酒顺着她的喉咙滑了下去”。彼得也读了这部小说,但是他最感兴趣的只是最终劫匪们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被执行了绞刑和车裂。提起夏天时,叶卡捷琳娜写道:


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思维能像我们俩的这样迥然不同,我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没有丝毫相似之处。我们俩的意见完全相左,如果不是因为我常常向他让步,以免造成公然冒犯他的局面,我俩就绝对达不成任何共识。我本身就是一个焦躁不安的人,现在我必须面对的可怕生活又在加剧着我的不安。我总是被所有的人扔在一边,四面八方充满了对我的怀疑。没有游戏,没有交流,没有人对我表示善意,没有人在意我,好帮我减轻心中的无聊感。我的生活令人无法忍受。


叶卡捷琳娜出现了剧烈的头疼与失眠症状,克鲁泽夫人固执地认为睡前喝上一杯匈牙利葡萄酒就能消除这些症状,叶卡捷琳娜没有接受克鲁泽夫人的建议。因此,每次克鲁泽夫人举杯祝愿叶卡捷琳娜身体健康后将那杯酒一饮而尽的总是夫人自己。